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发财的机会来了 (第1/1页)
张鑫岩就像是个天生的自来熟一样,他非快递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名片递到了文飞阳的面前。 “这是我的名片啦,希望今后能够与文先生多多合作的啦!” 文飞阳接过名片后看了一眼,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长城影视公司导演张鑫岩,同时,还有他的电话号码。 “不知道张导想这么个合作法儿?” “你知道写的那些新歌是非常棒的啦,我目前正在准备筹拍一部武打电影《少林寺》,李连吉、丁兰就是这部戏的男、女主角。” “我想问一问,文先生是否愿意给这部电影,写一下里面的主题歌、插曲的啦?” 张鑫岩说完就满眼期待地等着文飞阳的答复。 看着文飞阳沉吟不语的样子,张鑫岩立刻就又开口了。 “文先生,我是非常有诚意的啦!关于你的润笔费我们好商量的啦!” 文飞阳听见张鑫岩这样说,马上就开心地笑了起来,这个港岛佬还真是一个非常上道的人。 “不知道你们能够出多少钱的润笔?” 文飞阳没有时间与对方闲扯,就直接问出了具体的价格。 “这一点还是由文先生先说个数的啦,只要是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马上就可以决定的啦!” 文飞阳没有想到,张鑫岩竟然把皮球又给他踢回来了。 “我有两种方式,不知道张导是否想听一听?” “文先生,就请你当面直言的啦!” “第一种方式,我的想法是一锤子买卖,你们出一笔钱买断版权,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文先生,这是的非常干脆的好办法,就是不知道你打算要多少钱的啦?” “两万美金?你看怎么样?” 文飞阳的话音刚落,就听见旁边的叶雪莹、李慧欣、李连吉、丁兰四个人,他们一起“啊”了一声。 “文先生,我还想听一听你的第二种方法的啦?” 张鑫岩直接就跳过了两万美金这个话题。 “第二种方法就比较麻烦一些,那就是咱们双方签订一个协议,润笔费就按照你们电影的票房多少,来确定一个比例支付怎么样?” 文飞阳看见张鑫岩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惊喜之色。 “文先生,你打算定一个什么样的比例的啦?” “百分之十那是在漫天要价,我是一个痛快人,咱们就确定为百分之一怎么样?” 文飞阳报出这个价格以后,张鑫岩一下子就不说话了,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来,他是在悄悄地算账。 张鑫岩在算他的账,文飞阳也在算自己的账。 武打电影《少林寺》这部片子,对文飞阳来说绝对是记忆深刻。 他不仅仅是熟悉电影里面的《牧羊曲》,同时,他还熟悉电影的其他情况,其中也包括电影的票房数字。 其实,《少林寺》这部电影,在1979年就开始筹拍了。 电影最初确定的导演和主演,分别是由陈文和吴刚担任,并且已经花费了40万(总投资200万)拍了一部分。 由于投资方对拍摄的质量不满意,所以,就出现了临时突然换将的事情,张鑫岩就是那个接班人。 张鑫岩决定推掉之前的计划,将原来的正剧改变为轻喜剧,并且,还将所有的演员一个不留地全部更换了。 电影《少林寺》是导演张鑫岩,对武侠功夫片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一反旧式武打片中戏曲风的花架子,真正的实现了拳拳到rou的效果。 镜头也基本上一个长镜头到底,中间没有什么剪辑,也没有威亚钢索之类的道具。 影片中的演员们都是武术队出身的运动员,打斗的镜头大多是演员们,自己在拍摄中设计的。 1982年1月21日,《少林寺》率先在港岛进行了公映,结果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票房大卖了1616万港元。 1982年2月1日在内地上映后,票房数字又创造了一个传奇。 1毛钱的票价,票房竟然达到了难以想象的1.6亿元。 《少林寺》在海外也受到了热捧,在RB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在韩国斩获了51亿韩元。 轰动了影坛的《少林寺》,不仅仅是票房收入高,同时,男主角李连吉也因此一炮而红,更重要的是彻底的终结了港岛武打电影的风格。 所以,无论是文飞阳提出的哪一种方法,其实,对于他自己来说都是不吃亏的。 张鑫岩根本就不知道文飞阳是个重生人士,所以,他在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还是第二种方法好一些。 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张鑫岩也不能够确定,自己所拍摄的这部》《少林寺》,能够达到万人空巷的效果。 “文先生,你的方法我想要考虑、考虑,并且,如果需要签订协议的话,还需要公司来安排,我们随后联系怎么样?” 文飞阳也能够理解张鑫岩此时的用意,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是张鑫岩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 “好,张导,你可以回去与你们公司的人商量、商量,如果确定由我来做这件事,就提前给我打电话。” 文飞阳看着张鑫岩他们三个人,走出了全聚德烤鸭店。 “飞阳,你刚才是与他们开玩笑,还是认真的地谈这件事?” 李慧欣想探听一下文飞阳的真实意图。 “嫂子,我……” 文飞阳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叶雪莹就在桌子底下轻轻地踢了他一下。 “嫂子,你与他们不一样,无论如何咱们还算是沾亲带故的,你是我的嫂子,飞阳是我的同学,怎么可能与他们一样呢?” “飞阳,你说是不是?” 叶雪莹在桌子底下又轻轻地踢了他一下。 此时,文飞阳隐隐约约明白了叶雪莹踢他的原因,原来,李慧欣同样也是想请自己帮忙写歌词。 “嫂子,咱们是自己人,我怎么可能跟你提钱呢?你说吧!电影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有什么要求?” “电影的名字叫《戴手铐的旅客》,要求是……” 三日后,文飞阳将《驼铃》的词、曲,全部都送到了北影厂李慧欣的手里面。 李慧欣禁不住看着词、曲,试着小声地唱了起来。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