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他唱出了军人的骄傲,却也成了别人的骄傲(3/3,求订阅) (第1/2页)
“钢枪连三排二班,全体都有,起步……走!” 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的掌声刚刚热情地响起,就听见音响里传来了吴班长的口令。 喊声很用力,甚至都有些激动到破音了! 没办法,吴树栋再怎么铁面无私,再怎么不苟言笑,他也只是普通人,遇到今天这样的大场合,想到全军区的官兵们都会看着,他也忍不住有些亢奋。 但他们的表现是没有问题的! 平时很少cao练队列的三排二班的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形,迈着整齐的步伐,齐刷刷地走上了舞台,然后在吴树栋的命令下,他们转身面向了台下。 “他NN的,劳资都有点腿软了!” 底下叫得最欢的牛令军低声嘀咕。 “站好!别说话。” 彭继鸿按照身高的顺序,站在了牛令军的旁边,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们在交头接耳,他嘴唇不动,只是喉咙动了动,提醒牛令军。 不过不用担心,现在只有吴树栋是拿着麦克风的。 负责麦克风的工作人员刚刚将他们和声要用的麦克风和麦克风架子拿上来,还在布置、调试中。 而且他们昂首挺胸、怒目圆瞪地站在那里,十一个人展现出了整个钢枪连钢铁一般的意志、钢铁一般的战魂,也是获得了台下领导、战士们赞扬的掌声。 没人留意他们的对话。 不过,麦克风在面前支了起来,包括牛令军在内,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前奏的小军鼓敲击声密集地响起时候,之前唱过很多次,这两天也练过无数次的他们马上跟条件反射一样,张开嘴巴,齐声唱起来。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 要说唱得有多好,那也不太对,他们音准比较乱,音量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像彭继鸿声音比较沙哑,一下子就被其他人的声音盖掉了。 但他们唱得很整齐,这两天的苦练是有效果的,大家声音一起出,一起收,没有人抢拍。 而且,全部人都是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力气去唱,这震耳欲聋的喊声,即便没有什么韵律上的美感,那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气势,让人听得热血沸腾,好像也想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起奋力杀敌一样! “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 在他们唱完之后,杨谦举起麦克风,他那带着强烈节奏感的高亢歌声也随着旋律响起: “咱当兵的人, 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 朴实的军装……” 杨谦今天没有穿军装,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正规的军人,不能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而玷污了军人这个职业。 但杨谦在心里却是把自己当成了军人,当成了这些兄弟们的战友,他为自己曾经穿过军装而骄傲。 这份骄傲,被他用歌声唱了出来! “咱当兵的人, 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家乡, 就难见到爹娘……” 同样是唱与父母离别的情绪,有些歌唱得催人落泪,而杨谦这首《咱当兵的人》却不一样,它唱的是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即便是离开了爹娘,但军人们是为了更加伟大的目标,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父母在家里过得更好! 这样的牺牲是自愿的,是不需要掉眼泪的! 当然,也不是说别的歌曲就不好,不同的情境下需要有不同的情绪表达。 在排解心中的情绪,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抒发出来的时候,适当的感动落泪也是有必要的。 但《咱当兵的人》,就是要唱出战士们心中的那份骄傲! 他们胸中有家国,肩上扛重任,能为家人、爱人柔情千转,也能为国、为民流血不流泪! 杨谦用他慷慨激昂的歌声,把这份伟大唱了出来。 暂且不说领导们、其他群众们的反应,此时普通的战士们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只见台下坐着的战士们,一张张朴实、黝黑的脸庞上都是情不自禁地洋溢着自豪的光芒。 这样高亢有节奏的歌声,让大家的心情都重新又提振了起来,甚至比刚才还要激动,还要心潮澎湃! 要知道,前面的《万里长城永不倒》,虽然也唱出了大家心中要投身为国的豪情壮志,但毕竟是粤语,情感的转换隔了一层方言上造成的隔阂。 现在这首《咱当兵的人》就不一样了,直接用全部人都能听得懂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来演唱。 而且这首歌从前面这两段就能听得出来很好听,大家甚至听着都觉得不难唱,还有些战士们情不自禁地就想跟着哼。 就算是唱到了父母那一部分,唱到离开家乡的“没啥不一样”,他们也只是觉得这是自己身为军人必须做出的牺牲,并没有陷入到扭扭捏捏的情绪里。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 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足迹留给, 山高水长!”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胸怀里激荡着。 大家都一样! 都是青春热血的美好年华,都是祖国母亲的好儿郎! 就如同杨谦前面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