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治的养成  (第1/1页)
    ,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甘露殿。    李治跟李二说着道喜的话。    而长孙无忌这边,也是几乎跪行道:“陛下,你都不知道你离开了以后,太子他有多担心你的安危。这些天来吃都吃不好,而且身体都消瘦了不少。”    李二看了看李治,也看得出来。    不过你们就是这么担心朕的?    营州都督张俭在朕回去的时候,都不知道朕这一次亲征了。    但后面想想。    要是他們真的大动干戈,让张俭去寻他们,那反倒有可能会打草惊蛇。    “陛下!魏砚擅自夜闯皇宫,而且还把陛下劫走,臣以为,必须严惩魏砚!”    李二虽然已经老了,可却门儿清。    除了嗑药那会。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朕没有错。全都是魏砚一个人的错了?”    “陛下,无忌不是这个意思。而且,臣又怎么能说陛下错了。都是因为魏砚,这才让陛下动了亲征的念头。还好现在回来了,要是路上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李二看着这两人,揉了揉脑袋:“行了,朕乏了,你们都先退下去吧。”    李二回来了以后,虽然亲征高句丽很成功。    但是,这朝堂上对魏砚的议论似乎也不小。    不过确实也是!    这么大胆的举动,万一真的出个什么意外。    魏砚根本担待不起。    不过无忌是怎么知道是魏砚把他劫走的,他亲眼看见了?    这更像是在往魏砚的身上泼脏水。    这一次,是他要亲征。    绝不能赖到魏砚的身上。    ……    第二天。    两仪殿。    李二便在百官面前宣布高句丽已经平定,与此同时……也不得不为魏砚说上两句好话。    至于说,这个具体的平定的过程,只能说,就不太好吹了,主要是也没什么好吹的。    反正,全都听魏砚的安排就对了。    因此,史官最后便只能是记下,魏砚在平定高句丽的过程中,奋勇杀敌,勇不可当。    说实话。    李靖跟尉迟敬德两人都觉得鬼扯。    那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奋勇杀敌,勇不可当就能总结的?    若是平常时候,真要有什么很明显的战绩,陛下肯定恨不得特意举办一场宴会来吹。    因此……    这里头说不定是有什么隐情吧。    那些回来后的士兵,如今也都好像闭上了嘴巴。    那铁定是有什么隐情了。    当然!    就算他们想否定这一次亲征高句丽,那想来也是很难的。    因为……    似乎高句丽的泉盖苏文也确实是死了。    而且……    此次跟着陛下一同回来的,还有高句丽的使者。    这位使者在两仪殿上,就当众代表了他们的郡王接受了大唐的任命。    这一点假不的。    另外……    里头还提到了,由于高句丽郡王年纪尚小,由魏砚代理国政。    这却是让人很不能理解。    魏砚现在都回长安了,他还代理什么国政。    其实……    如果魏砚想的话,魏砚完全可以在两天之内到达平壤。    当然!    还好后面又有让高延寿、高惠真这两人代理国政,这倒是解释了,魏砚只是挂一个名头,实际上,并不会去真的影响什么。    ……    这些天。    由于李二不在了,李治这边,在成为帝皇的心境的路上,也是得到了不少的磨练。    首先!    他必须要考虑,万一自己父皇真的不幸驾崩了,出师未捷身先死,接下来该怎么办?    其次!    他的心里也不断地受着来自自己内心的煎熬,那就是——我要不要对父皇取而代之。    还好魏砚给他留了一句,小心长孙无忌。    不然……    说不定此时此刻,他已经跟长孙无忌勾搭上了。    现在,他倒是想跟李绩勾搭上。    可问题是……    李绩不理他。    而且,说实话,两人也没什么好聊的。    李治自己比较擅长书法,不会打仗,而李绩则是打了一辈子的仗,当了一辈子的兵。    这两人根本就聊不到一块去。    不过,在绞尽脑汁后,还是让李治找到了他们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认识魏砚。    因此……    也算是重新认知了一下魏砚吧。    魏砚,是一个即便面对千军万马,也敢直面冲锋的人。    而且,即便是从马上摔了下来,很快便又能上马作战。    对了!    之后李治还差点就忍不住把魏砚曾经说过给他听的那些诗句给说了出来。    等到忽然意识到,这才很快收住,然后尴尬地说了句,“额……没什么,右仆射还是接着说说魏砚吧。”    然而李绩该说的都说完了。    李绩觉得,太子应该再派人去把陛下还有魏砚找回来的。    甚至……    李绩觉得,他自己也可以去。    虽说当李绩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多天了。    李治便只好把魏砚让小兕子给他带的话,说给李绩听。    说实话。    如果父皇真的发生什么意外,他这么做,肯定也是要背责任的。    李绩听完了他的话……    只能说,一时间也不禁有些哑然。    所以在这一次的事件当中。    李治也是受到了不少的压力的。    甚至……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还曾一度情不自禁地会想,要是自己父皇真的死了,那他是不是就是大唐的陛下了?    这个位置,是曾经太子跟魏王,都无比想得到的东西。    当然!    鉴于他的性格本就怯懦、优柔寡断,因此,就算有个这么大的机会摆在他眼前,他最多也就是等待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发生罢了。    直到他认为,如果父皇真的驾崩,那他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如果魏砚知道他想到了这么多。    那魏砚一定会跟李二说,你看,这雄主的气质不就出来了。    不对!应该说是老阴比。    其实……    李治现在很怕他父皇问他,你怎么不坚持把朕找回去,那他该怎么回答?    想来想去,似乎,他也只能是把魏砚推出去了。    没办法,这大概是最合理的回答了。    而且……    一开始他也确实是因为看到了小兕子带来的魏砚的信,这才放弃的。    总感觉他在当时做了一个很错误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也让现在他都觉得后悔。    东宫。    太子妃还来烦着他,说想让他带着一起游后花园。    李治当时就表现得有点不耐烦,可很快,他又陪着笑脸,说明天,今天他还有事。    紧接着……    便让人给他备好马车,他要去找魏砚。    都怪魏砚,当时让小兕子给他送信,不然他不用这么纠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