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双都制  (第1/2页)
    又过了十日,一行人便来到了洛阳。    来洛阳,这当然不是魏砚心血来潮,而是李二深感长安城人口已经有点多。    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狭乡。    何谓狭乡,就是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    就拿现在长安城来说,就有两万户,每户就算他五个人,也就是十万人,是明确处于温饱线边缘的。    要想在大唐活得好,至少你得有二十七亩土地。    如果少于二十七亩,你就有可能入不敷出。    所谓入不敷出,就是还要动用以前的存粮,才有可能熬得过这一年。    这是以一口之家五个人来算的。    那要是这五口之家,近几年再添一个大胖娃。    你说,接下来是不是就是要饿肚子?    说实话,大唐表面上看没什么,但是只要随便来一个自然灾害,就有很多穷人可能要撑不住。    为什么李治、武才人要迁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为了摆脱关中元老贵族的控制。    实际上,是关中真的无米,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已经到了极致。    不然某一年,也不用在路上就饿死人。    这都是人口提高所带来的资源压力。    古人不懂什么数据分析,或者说本身关中本位的政策,就限制了他们的想法。    其实……    整个关内道能容纳的人口真的很有限。    魏砚觉得,是该迁徙点人口出来了。    毕竟,这么多人,挤在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却根本吃不饱,那也没什么意思不是?    虽说按照古人的传统观念,离开故土是不好的。    但是不离开,一个自然灾害过来,你就会断子绝孙。    因此……    这一次来洛阳,魏砚其实是来视察民情的。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顺便规划铁路路线。    以及,再看看洛阳宫。    如果洛阳宫由他来修,完全可以节省数十万民力。    毕竟……    李雪雁都已经见识过他的能力。    只不过……    这宫殿说实话,不太好修。    ……    之前路过洛阳的时候,都没怎么仔细看过洛阳宫。    如今,倒是有机会仔细地看看。    洛阳宫中也有宫女、内侍,只不过……并不多。    “你说,要是把洛阳宫修一修,再搬过来洛阳住怎样?”    魏砚问城阳。    “洛阳大街上都没什么人,跟长安城比差远了,为什么要搬过来住?”    城阳也是很自然地问道。    “因为长安城的人已经够多了,关中本位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创建两个国际性的大都会,才是接下来应该要做的。”    城阳不懂魏砚说的是什么。    不过大概意思还是能明白。    那就是一个长安城已经不够了,还要再多一个洛阳。    “累不累?”    见城阳好像有点累的样子。    “我背你。”    魏砚便道。    只能说……    四周都有人看着呢。    倒是有宫丞上来道:“要不,还是下官去找人要一个步辇来吧。”    魏砚:“也好!”    没发现,这宫丞还挺会来事。    不过也对。    守着一个空空的洛阳宫,平常最多混个低保,这升官之日,前途茫茫。    现在定国公、驸马亲临,城阳公主也在,不得赶紧表现一下。    说不定被定国公或者是公主看上,那以后,飞黄腾达,才有机会。    之后魏砚便又跟宫丞了解了一番洛阳宫的历史。    宫丞还给魏砚也备了一个步辇。    不过魏砚觉得这个就算了。    他还是走路吧,毕竟,让人给抬着,这太腐朽了,他的良心有点过不去。    感觉自己像地主老财。    当来到乾阳殿的时候。    此时的乾阳殿就只剩下一些地基。    当年攻入洛阳,李二相当地豪气,一把火把乾阳殿给烧了。    这败家的玩意!    现在你看,想重修都重修不来了。    因为需要用到的民力实在是太多了。    那木头什么的,都是从江西省运过来的。    你想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