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看江湖多少侠士 (第2/2页)
花香。 一山两面,里外截然不同。 天池水深不见底,当中浮一筏,筏上有座木屋,正有一灰色宽衣男子临着池水在竿子上晾晒衣物。 一道人影飘然而至。 灰色宽衣男子理了理头上的结巾,手脚麻利的翻转衣物,挤干晾晒。 不请自来的白麻布衣中年汉子两鬓微霜,只是默默伫立一旁耐心等待。 等到灰衣男子终于晾好了最后一件单衣,那白麻布衣的男子才开口:“我有……” “不救。” 灰衣男子打断了布衣男子的话。 灰色宽衣,腰间配着香囊,头束结巾。这是江湖上一个赫赫有名之人的装扮。 医圣皇甫鹊,有妙手斗阎王之称。 但他有个规矩,他救人,从来只凭心中喜好,他可能会对路边一个苟延残喘,旦夕将死的乞丐施以援手。 也有富甲一方的商人斥千金求他救命,皇甫鹊置若罔闻。 甚至连乾仁皇帝都曾有心招揽他到宫中担任御医首席,皇甫鹊只留下一句力有不逮,不胜其任婉言谢绝。 触犯龙颜,乾仁皇帝理所当然的震怒,甚至出动了勘隐司准备抓他问罪。然而派出去的四位冥王,死了两个,皆是身中剧毒。 藐视皇威,何其大胆?又有无数大内高手,甚至是那勘隐司的大司徒都悍然出手,结局依旧没有改变。 因为皇甫鹊有一个交情不错的朋友,这个朋友便是如今站在他身边穿着白布衣的中年汉子。 很巧,这个汉子的名字叫做宋霑。 “医者,盛世应具仁心,乱世当有鬼手。” “我二者皆有,故救人杀人。” “一念之间。” 亦正亦邪,百无禁忌。 这便是皇甫鹊。 他能从阎王手中要回人命,自然也能送人去见阎王。 晾完衣服的皇甫鹊坐在小筏上眺望远处山林,宋霑默默地在他旁边坐下兀自开口。 “你徒弟呢?” “到林子里找药材了。” “不怕她被林中猛兽吃了?” “她一身药气,寻常野兽对她没有胃口。” …… 两个人又陷入了沉默。 “刚才唐啸出了一剑。” “比你如何?” 宋霑没有作答。 皇甫鹊拍了拍手掌站起身子:“我得入世一趟,帮我照看好这里,还有阿奴。” “那他?” “怕什么,一时半会儿又死不了,回来再说。” 皇甫鹊身形消失不见。 …… 阿奴自小在西北通州长大,是少数民族的子女,五官深邃,鼻梁高挺,眼眸是罕见的墨绿色,容貌异于中土幸人,但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边境战乱,流民遍野,阿奴与父母理所当然的被裹挟进了难民的长队。 人相食,是史书记载兵荒马乱的乱世常用的一句话,但阿奴亲眼见过。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有的人专门收集路边人尸做买卖,不要钱,只要女子用以满足欲望或者其他的吃食来换。 人们把这种人叫做剐尸客,那些收集的尸体叫做菜人。 阿奴的父母体力不支倒在了路边,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把最后的一点干粮给了阿奴。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舍己为人,那些人连子女尚且吃得下肚,又如何会在意陌生人的尸体。 剐尸客想去拿阿奴父母的尸体,阿奴却紧紧的抱住他们,那剐尸客一时怒上心头,便准备把阿奴也一并杀了。 然后就在那把柴刀距离阿奴头顶一寸时,阿奴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再睁开眼时她的周身只多了两道面色乌青,形同槁骨的尸体,像被吸干了精气。那是她第一次见到皇甫鹊。 “乱世不由人,不愿杀和杀不了不是一码事。” 那一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这片天下,有时候杀人是为了自保,仅此而已。 皇甫鹊替她挖了坟冢,将阿奴的父母安葬,又怕剐尸客在他们走后将他们挖出来做了菜人,于是没有立碑。 “我是个大夫,你可愿在我手底下做点杂活?” “日后我说什么,你便做什么,想要安稳的活下去,少说,多做,多听,多看。” “盛世具仁心,乱世有鬼手。大夫不是圣人,杀人救人都要学。” “等你医道大成,便要切记,有些人,救了等同于杀人,而有些人,杀了等同于救人。” 皇甫鹊沉默寡言,但说的每句话阿奴都牢记在心。 因为他交给她的不仅是医术,还是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的道理。 她很聪明,学的很快,但皇甫鹊从来没有称赞过她。 任何时候将姿态放的卑微些,总没坏处,技不外露,才能活的长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