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粮食最低收购价正式实施 (第2/2页)
定然不小啊!” 然钟家其中一良田颇多的人却说道:“此言差矣。陛下此举,直接令我良田收成有了托底,如此一来,我田中佃户或可因此而提高一些佃租。 自然盈利要高上一些。” “你盈利高能高至何处? 这些年你为钟家所赚取的钱财有我一年上缴的多么。”那粮食买卖的主事人不屑的说道,“当采取措施废除此令方是正事。” “你……” 钟家族长却咳嗽一声开口说道:“好了,莫要争了。 良田乃是我钟家的根。 然,我钟家若要发展壮大,定然得是依靠粮食买卖。 良田之上,种植粮食,供我钟家所食便够了。 而粮食买卖之事当慎重对待。 你且说说,此等情况当如何?” 钟家族长面向那粮食买卖的主事人。 粮食买卖的主事人开口道:“既然陛下喜欢定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此前夏收之时,我等用了六十钱一石的价格收购的夏粮便可直接卖给各粮仓, 如此一来便净赚六十钱。 待粮仓皆是我等销售的粮食,恐怕我等粮食填满太仓,陛下也无钱再收购农户之粮食了。 届时,我等与众粮商统一定远低于太仓收购之粮价。 但在发卖之时,便可定下一高价,如此一来,低买高卖两次,我等恐怕不但不会受影响,倒是陛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要降低不少!” “妙啊!”有人一拍手掌道,“但恐怕仅仅我钟家不可能行此事。” 主事人一笑道:“此自然要联合其余粮商共进退了。” “好,就如此办。”钟家族长拍板道。 而这一副景象不仅仅在钟家上演,在凡是有粮食生意的诸多世家之中也在商议着。 整个大汉的粮商便开始暗流涌动起来。 诏令已经下达了,便意味着政策正事开始实施。 太仓之中开始悬挂着每日的粮食收购价格。 此前因为丰收的缘故,粮食价格颇为低迷,因此太仓的粮食收购价格也不高。 但诏令下达之后,那悬挂着的每日粮食收购价格的牌匾上全部都擦掉了,换成了一百二十钱。 提价的威力一下就上来。 很快,卖粮食的便蜂拥而至,将各地的太仓给包围了。 “别挤,别挤。钱财充足,别挤!” 为了尽快卖掉手中的粮食,很多人在卖粮处拼命的挤着,都希望太仓的买粮食的能尽快收了自己的粮食。 此情况,各地都开始上演着。 然而尽管太仓的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着别挤,但大伙依旧拥挤的不行。 最后实在没办法,守卫粮仓的将士拿出棍子,看到拥挤的人员拥挤,便一棍子下去,将人打的颇为疼痛。 一番棍棒伺候之下,众人被迫开始了排起队伍,恢复秩序起来。 “张大,粮食六百石,七千二钱!” “王五、粮食两千石,两万四千钱!” …… “钟先行!经查验,粮食以次充好,以陈粮充新粮,欺诈行为,没收其陈粮,按律令行刑二十仗,逐出粮仓不得销售!” …… 刚刚一直喊话喊的好好的那验粮官,却突然愤怒的宣布。 早已经将士听见这话了,立刻将那叫钟先行的家伙抓起来,扒掉裤子,对着其屁股狠狠的二十个杀威棒便被打了下来。 一阵哭爹喊娘的哭喊声在太仓之中传出来,其喊声之凄惨,简直不忍直视。 “钟家那么大家族,竟然向太仓售卖陈粮,真的没想到。” “谁不说呢!你们说,要不是琅琊王殿下和大司农推行代田法,让粮食增产那么多,不然咱们家每年剩的粮食都不够吃,根本就不敢往外卖,为什么钟家那么多的陈粮呢?” “人家家里是做粮食买卖的,岂能是我们可以相比的?不过,嘿,一想到钟家人被打,我就解气。” ……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而随着钟家人被揍了之后,几个也报着将陈粮卖给太仓的家伙们知晓这点歪心思恐怕是不能实现,反而被发觉了定然会被揍一顿,便悄没声息的带着自己的陈粮离开了。 这场景在大汉的太仓各处均有上演。 真正推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第一天,刘进等人自然十分关注,专门令人将推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后的情况祭祀向大司农府上报送。 然尽管刘进这边仅仅要了三辅之地太仓的一些信息,但限于目前的传递消息手段颇为落后,依旧是第二日才将一些资料给收齐了。 “殿下,三辅之地太仓有四十家,自粮食收购一来,这四十家已经收购了五万余石粮食,共花费了六百余万钱。” 听此,刘进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这花钱的速度有点快,即便是新制造了两亿多的五铢钱,恐怕也不够啊。 刘进接着说道:“市场行情如何?” “回殿下,因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存在,各大粮商纷纷提价。 目前粮食均价已经在一百六十余钱一石粮食了。” 听到这话,刘进差点一句妈卖批骂出来。 黑,这群粮商使真的黑。 今年夏粮下来的时候,他们向农民收购的价格只有六十钱每石。 但是他们转手就敢加价一百钱销售。 这不叫黑叫什么? 刘进知道定然不能这样下去,必须将粮食的价格降下来,不然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员生活定然艰难不少,而边关的将士也可能受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往边关送粮的队伍,在路上便将粮食卖掉的情况。 刘进立刻吩咐道:“太仓当一边放粮,一边销粮。且不可因粮食收购价而导致粮食大规模涨价,令我大汉市民受到影响。 大司农,你当找人测算一下,太仓的粮食销售价格定为多少合适。” 大司农拱手拜道:“唯。” 紧接着刘进道:“继续说。” “除此之外,尚有些问题情况。 其一便是以陈粮冒充新粮售卖的情况。 此情况颇为普遍。 其二便是个别郡县发现有人向我太仓倾销粮食。” 大司农严肃的对刘进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