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刘据驾崩 (第2/2页)
卫太后吩咐道:“长安城戒严之事且麻烦丞相了。” “唯。”丞相田千秋应道。 “少府何在?”卫太后再次吩咐。 少府公孙遗出列道:“臣在。” 卫太后道:“且准备陛下丧葬一应之物。” “唯。”少府公孙遗领命。 “奉常何在?” “臣在。”奉常张贺应道。 “若陛下大行。陛下丧礼及琅琊王嘉礼当由你掌握。”卫太后看了一眼奉常张贺道。 张贺应道:“太后放心。臣定当安排妥当。” 最后,卫太后吩咐了最后一个人:“将作大匠何在?” 一土夫子一般的将作大匠出列对卫太后拱手拜道:“臣子。” 卫太后道:“陛下登基未久,寝陵尚未修好。你且安排一番。” 将作大匠郑重说道:“太后且放心。臣等定当处置好。” 待安排好这一切之后,太后方才转身对淳于辛夷道:“你且给陛下行针砭,令陛下醒来吧。” “唯。”淳于辛夷应了一声,从腰间将随身携带的装载针砭的器具拿出来,对皇帝刘据用针起来。 施针也是个力气活,热的淳于辛夷是满头大汗。 然她的努力并未白费,皇帝刘据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眼睛竟然缓缓睁开了。 他先是茫然的看着四周,接着发现身体已经渐渐的开始变冷了。 “据儿。”卫太后见刘据睁开眼睛,忍不住带着哭声喊了一下。 “母后。”皇帝刘据想要汉一声,却发现浑身却没怎么有气力了,声音是如此的虚弱。 众人皆围在皇帝刘据的身边。 “朕这是要死了?”皇帝刘据终于意识到这情况了。 他吃力的转了一下脑袋,看了看众人。 最后将目光看向了刘进。 刘进见此,面露悲痛的走到皇帝刘据的身边道:“父皇。” 皇帝刘据并未立即说话,而是积攒了一些力气方才用力的说道:“朕要死了,已经是临终时刻了。此前朕未曾立太子,此时恐礼仪也来不及了。昔日高皇帝斩白蛇,诛暴秦,与楚王项羽相争得天下。 文帝、景帝励精图治,使海清河晏,粮谷满仓。 先帝又北击匈奴、南灭南越,令我大汉强盛无比。 朕在位这两年未曾取得什么成绩,不过是让粮食增产,人口增加罢了。 和祖宗相比,功绩浅薄。 琅琊王天生聪颖,且先帝在时便已经定下,若朕大行,当由其继承帝业。 匈奴外患未灭。此前连年灾祸,户口减半,海内虚耗之状况未曾彻底改变。 汝等皆是老成持重之臣,待朕去后,汝等当辅佐朕嫡子刘进励精图治。定要根治北患,善待百姓。 若刘进行荒唐之事,汝等当负担起公卿职责,劝谏于他,且不可令其陷入无可自拔之境地。” 刘进听此,已经泣不成声,跪地拜道:“儿领命。” 众人也跪地拜道:“唯。” 待说完,皇帝刘据又看向了卫皇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但还是试图奋力试图发出声音:“母后。儿不孝,先行一步了。” 卫太后听此,心痛不已,上前一步,紧抓着皇帝刘据的手不放,心痛不舍的哭泣着。 待说完,又看了一眼泣不成声的皇后史氏。 然此时皇帝刘据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了,只能深深的看了一眼史皇后,不舍的闭上了眼睛。 刘进摸了摸皇帝刘据的鼻翼,已经没有呼吸了。 这时候医者上前,又给皇帝刘据把脉,然脉象已经没有了。 他悲痛的宣布道:“臣无能,陛下已无气息。” 此地乃是未央宫宣室殿,乃是皇帝的寝宫,且在众人见证之死去,当是寿终正寝。 而且皇帝刘据也已经在临死之前指定了刘进便是继承人,其地位自然是无可动摇。 待医者宣布完此事,依照礼仪,众人开始痛哭起来。 按照礼仪,众人开始安排起来皇帝刘据的丧事起来。 敛袅将遗体给覆盖住,宫中之人便开始忙活起来。 皇帝大行自有其规制,此前汉武帝乃是在五祚宫亡故的,五祚宫非是未央宫,因此宫人不懂。 然未央宫中有专人负责礼仪相关的事情,丧礼自然不用人吩咐。 正当众人哭着,已经有人将大行皇帝刘据断气时候的衣服给脱掉,接着奉车都尉卫山上前,用角栖撑开大行皇帝遗体的上下齿,用燕几将大行皇帝的脚给固定上。 接着便有人从井中将水给打上来,侍者提水进屋,给大行皇帝洗身体。 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尚书、中黄门令等品秩较高的内朝官员一人拉着敛袅的被角抬起来,两个侍者给大行皇帝洗身子。 其床下有一个盆子,接着洗身子落下的水。 两个侍者一人持一勺子往大行皇帝刘进遗体上浇水,浇水完毕,侍从拿出细葛巾给大行皇帝刘进遗体擦干,待大行皇帝刘进遗体擦干净后,侍者和生前一样给大行皇帝刘进遗体换上浴衣。 然后内朝官员上前给大行皇帝刘进剪脚指甲。 侍从将给大行皇帝刘进遗体清洗的水倒入正堂下的坑里。 负责打水的则再打一盆水,还是和之前一样不上殿,递给侍者。 侍者直接在正堂淘洗谷物,然后将淘洗完剩下的淘谷水给大行皇帝刘进的遗体洗头。 侍者将淘高粱米水倒进瓦盆之中,像生前一样给大行皇帝刘进洗头发,待洗完头发之后用细葛巾给大行皇帝刘进的遗体擦干净。 众近臣再次上前,给大行皇帝刘进遗体修剪胡须、指甲。 废水再次倒入堂下的坑中。 之后便有人抬着一个大铜盘过来,铜盘之中盛放着冰块,防止尸体腐烂。 琅琊王已经是第二次目睹这样的场景了。 当年汉武帝去世之时,刘进尚且不觉得。 此时此刻,刘进方才觉得丧礼仪式与其说是给去世之人举办的,倒不如说是办给活人看的。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其礼仪一来寄托哀思,二来有此仪式,便向众臣子宣告其继承者合法,众人当团结在继承者周围,维护统治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