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核心利益 (第1/2页)
果不其然,在廷尉李斯的这个提议被说出来的时候,那些武官们都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 本来以为,他们都已经算是大出血了。 没曾想,有人竟然是想要将他们的所有精兵都带走! 他们为了自己麾下的十名精兵,不被白白地送出去,还和始皇帝嬴政有一些暗地里较量的意思。 虽然,他们在始皇帝嬴政下达命令以后,瞬间就秒从心了,但是他们在这方面还是很坚定的。 主要是考虑到,原来可能有自己出十名精兵,现在只需要一名精兵即可,这才没有过于着急。 只是一个精兵的话,倒是能够应对得起来。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武官们,要么战功赫赫,要么出身名将世家,其麾下肯定精兵不止这么点儿。 唯一让他们不舍得的,就是精兵很难培养。 要是少一个,那么想要再培养出来一个精兵,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样的话,对于武官们就很不公平。 徒劳损失了精兵,还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如何能够使得对方高兴呢。 只是损失一名精兵,就让这些武官们很不乐意了。 更别说是像廷尉李斯这般,狮子大开口,想要将二十名武官们拉出来的总共一百八十名精兵,全部带走。 这如何能够让武官们忍受,他们麾下的精兵数量都不是很多,怎么能够白白将自己的十名精兵送出去!? 原来的时候,各自武官之中,只会有两个倒霉蛋,需要送出去十名精兵。 每一个武官,都很是担心自己成为那一个倒霉蛋,这下不约而同的抗拒起来。 在经过始皇帝嬴政的命令以后,将绝大多数的武官们都变成了倒霉蛋,只有少数的幸运儿。 这样一来,原本两个武官需要承受的压力,顿时分散了来,也就使得武官们,心里是有些不爽,但也不会多说什么。 就像是刚才所说,一个精兵的损失,还能够勉强承受。再说了,十名士卒之中挑选一名出来,谁能够确定那挑选的就一定是唯一的精兵呢? 如果挑选的是那个普通士卒的话,那这武官不是血赚嘛。 既是给了始皇帝嬴政颜面,发挥了自己的贡献,而自己又没有怎么损失,相比于其他的武官们,可能损失精兵的话,那这么对比起来,不就是血赚嘛! 而当丞相王绾提出来,这两百名士卒站出来,给王离和赵辰两人各自挑选出来十名士卒的时候,武官们更加兴奋了。 这要是能够让始皇帝嬴政采纳的话,那他们岂不是损失可能更小? 因此,这些武官们对于丞相王绾很是支持。 可是,廷尉李斯的冒出来,让这群武官们顿时气得快要跳脚起来。 本来都是损失很小的,现在将他们派出来的十名士卒,全部拿走的话,岂不是妥妥地让他们血亏么。 这对于武官们来讲,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要知道,始皇帝嬴政都没有起这样的心思,就是知道这些精兵,就是这些武官们的命。 打胜仗,除了靠他们这群武官们的率领,还得有一群能听善战的精兵手下。 这把精兵全部拿走了,岂不是让他们打胜仗的机会,都受到了影响嘛。 将领军事才能很厉害,在手下没有可用精兵的时候,又有什么用处? 反正,肯定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廷尉李斯的这惊人发言,很快便是有人站了出来,进行驳斥。 “陛下,臣认为李廷尉所言,过于无理,不符合实际情况。” “臣附议!” 紧接着,便是有不少的武官站出来进行声援,对于廷尉李斯的主张表示反对。 他们现在的核心利益受到了影响,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精兵,就是他们的命。 谁想要在这次开了先例,将这些精兵全部拿去了,那以后其他的人,也是以这样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到时候该怎么办? 而要是让始皇帝嬴政同意了,这以后每一个武官们恐怕都会更加的谨慎起来。 谁会想要遇到,自己好不容易cao练出来的精兵,被别人耍耍嘴皮子,就直接将其拿去了呢? 不可能的! 真要是如此的话,那么武官们在文官那边恐怕都抬不起头来,更加在自己军营的那些将士面前无法抬起头来。 其影响,非常的大。 光是对于武官们的地位,就有着很大的削弱。 这谁要是敢同意,那么就代表着自己将脑袋送到别人的案板上,等待着菜刀砍下来。 就算是蒙恬这样的将军,现在的内史,那也是不可能同意的啊。 身为将领,连自己的精兵都保不住,那么如何能够在作战之中,指挥得了士兵打胜仗? 一定程度上,这是影响着将领对于士兵的领兵权力。 素来忠心厚毅的蒙恬将军,在此刻脸色也是有些难看起来。 他很少参与这方面的争论,主要是觉得不至于影响到这边。 现在看来,多少是有些奢望了。 那廷尉李斯不就直接借着这个机会,进行发难了么。 美其名曰,是将那一百八十名精兵,改编成为一支能够充当主要攻击力量的骑兵之军,以对付外族匈奴人。 但是,实际上却是在染指武官们对于自己士兵的领兵权力。 试问,谁能够想自己在领兵打仗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出,将自己的精兵调走了,留下自己憋屈得要死,那怎么能行。 尤其是在蒙恬即将率领大军攻打外族匈奴的情况下,这样的一幕,实在是有些敏感特殊了。 不出意外的话,骑兵之军会随着蒙恬一起,挥师北上,收复失地。 蒙恬对于骑兵之军的出现,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他只是认为,廷尉李斯的这番话,说出来多少是有些冒犯了。 就像是,他在廷尉李斯擅长的律法方面,做出相应的破坏,那么对方肯定也是非常的恼怒,不愿意接受。 这里的破坏,指的是同廷尉李斯在律法方向上,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像眼前这般,以其他的理由,来促使始皇帝嬴政采纳这样的建议。 一旦采纳成功,那么自然是对于廷尉李斯不利。 同理,就像是廷尉李斯现在对于武官们的冒犯一样,肯定是不能够接受的。 有了第一次,那么下一次的出现,也不会更远。 为了自身的核心利益,这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