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苏子由升迁,大儒佩玉  (第2/3页)
过澜儿上次也是败在了天地异象上。”    “莫非苏长歌有什么特殊之处?还是说,他真是当世圣贤?”    秦辅盯着远处的苏长歌,心中浮现数个念头,最终还是决定先观望,暂时不对他出手,除非有必胜的把握。    至于原本打算的交好。    如今魏令孜倒下了。    厂卫势颓。    老皇帝为了制衡,必然会扶持苏子由的势力,来与他对峙。    这时候任何与苏长歌示好的举动。    都只会惹怒老皇帝。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瓜分魏令孜在朝堂上的势力,然后再考虑其他。    阉党并非是单指东厂、锦衣卫和阉人,不少为了上位的官员,不怕被其他人耻笑,也会投靠东厂,牟取利益。    秦辅正想着。    突然,老皇帝的声音响起。    “苏长歌。”    “品性纯正,有天地为证,乃我大晋江山社稷之柱梁。”    “赏赐宝珠百颗,表彰其品格。”    老皇帝开口,语气沉稳。    原本嘈杂的公堂,瞬间陷入寂静,所有人都恭敬的面朝皇帝行礼。    “学生苏长歌,谢过陛下赏赐!”    苏长歌躬身拱手谢恩。    而在刑部之外,两名太监高声重复老皇帝的旨意,外面振臂高呼的百姓和读书人听到旨意,脸上兴奋之色更盛。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一时间,百姓们齐声高呼。    声响震天。    老皇帝听到外面百姓这样称颂自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随后,老皇帝视线转向苏子由。    “吏部尚书苏子由。”    “此桩案件中,处事不惊,忠贞劝谏,乃朕之肱骨重臣。”    “而其弟品格纯正,足可见其品格同样正直。”    “此等忠正良善之臣,当得朝廷重用,兴我大晋江山社稷,今特此拔擢吏部尚书苏子由,兼任中书舍人一职。”    老皇帝开口,语气平稳缓慢。    而这道声音传到百官耳中,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大晋实行三省六部制。    另设丞相一职。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尚书省、下门省。    其中原本以尚书省为贵。    统领六部。    但因为尚书省实权太大,所以光有其名,而一直没有任命官员。    中书省的作用则是秉承君主旨意。    掌管机要,发布诏书,批答奏章。    中书令一般由丞相担任,掌管中书省大小事务,涉及朝廷最高决策。    而现在,把苏子由塞入中书省,担任草拟诏书的中书舍人,变相的等于让他去制约丞相,分润丞相的权利。    不过这对苏子由绝对是件好事。    六部只是执行机构。    前面苏子由一直被丞相压着,就是吃了没进决策层的亏。    可现在进了中书省。    虽然明面上还是上下级关系,但这里面的意义却不一样。    相当于进了最高决策层。    有决策议事的能力。    “臣苏子由拜谢陛下拔擢,定不负陛下重托!”    苏子由躬身深拜,语气有些激动。    他知道,陛下这是想用他制衡丞相,并将对弟弟的补偿转到自己身上。    安抚民心和百官。    但无所谓,他和长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自己进了中书省,有自己和太子罩着,长歌只要不谋反,不当街杀权贵子弟,自己都能保住他,把他捞出来。    而另一边。    听到兄长升官,苏长歌也很高兴。    兄长强了,他做事就硬气。    现在有太子和兄长罩着,背后还有两位国公,他直接芜胡起飞。    正想着,耳边忽然传来数道祝贺声。    “贺喜苏尚书高升入省。”    “此番苏尚书升迁,如大鹏展翅,青云万里,大展宏图。”    “恭喜苏尚书能得陛下重用。”    “.......”    一道道声音在堂内响起。    丞相一党的官员面色沉重的坐在原位,没蠢到此时跑上去说风凉话。    而这一切,都被老皇帝收入眼底。    不过这正是他想看到的。    随后,等到祝贺的声音差不多平歇,他才出声说道。    “此案暂待审理,百官各回其职。”    话音落下。    “诺。”    文武百官纷纷拱手回应。    见状,老皇帝颔首,然后便吩咐随侍的太监起驾回宫。    “苏状元,昨日小儿遇险,不仅让你晚宴没用成,还累你入狱,本宫三日后设宴赔礼,还望苏状元赏脸。”太子说完,就跟在老皇帝身边一起离开。    而等到皇帝和太子走后。    百官也渐渐散去。    唯有苏子由身边聚了一堆人,都是祝贺他升迁的官员。    但很快,这些官员就成了他的听众。    只见苏子由兴高采烈的说着。    “吾弟苏长歌。”    “年幼之时曾指着地上的石灰说,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