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苏长歌授封国公!国运龙珠!太学院改制!  (第1/3页)
    托托木怒视面前的大晋皇帝。    自己可是可汗之子。    代表草原王庭出使大晋,携带一国之威,地位甚至比他们的皇子都要尊贵。    而今,他们居然敢软禁自己?    凭什么?    感到王庭威严受到挑衅的托托木,目光直视老皇帝,面无半点惧色。    我托托木就是死,死在你们大晋人手上,也绝对不会接妥协,有本事你们杀了我,到时王庭百万大军必将挥师南下!    见状,老皇帝并没被吓住。    他执掌朝纲数十年。    之前答应和亲是为百姓和社稷安稳着想,不得不在受辱和国家利益选一个。    如今国言已立,百姓凝聚一心,国运金龙现世,社稷稳如泰山,顾虑消除,他也不必再瞻前顾后,在两难中做抉择。    随即,老皇帝缓缓出声道。    “托托木。”    “你若觉得朕处置不公,朕可以放你回去,回去告诉你父汗。”    “即日开始,大晋向草原宣战!”    老皇帝语气极其果断。    百姓不惧战,君王不惧死,少了顾虑后的他对两国开战无半点忌惮。    对蛮夷的态度也发生转变。    你要打是吧?    那就打!    你对我图谋不轨?    那就打!    我大晋上下同心,就算可能会伤筋动骨,但你也好不到哪去。    此时,伴随老皇帝的声音响起。    百姓们先是一怔,谁都没想到这位迟暮之年的陛下,竟然如此硬气。    但很快百姓们便回过神来。    “陛下威武!”    “吾皇圣明!”    “宣战!宣战!宣战!”    百姓们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寰宇。    经过刚才一事,他们内心对蛮夷的仇恨被激发出来,恨不得现在就收复燕云,踏平王庭,完成先辈遗愿,洗刷耻辱!    也就在这时。    本来还因王庭威严被冒犯,满心怒火的托托木。    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高亢声音。    面色瞬间难看至极。    什么时候软懦的大晋王朝也能以开战为由,威胁他们王庭了?    然而,虽然感到不忿,但托托木也知道,倘若自己回去,大晋真向王庭宣战,无疑坏了父汗大计,肯定会被重责。    换而言之。    回去,要被重罚,从此失宠。    留在大晋被软禁,反而还有一线生机,日后还有被放出去的可能。    认清这点。    托托木突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憋屈感。    来时,他意气风发。    觉得就是带精锐铁骑到大晋耀武扬威,逼迫他们答应纳贡和亲。    可现在,不能说事与愿违,只能说父汗交待要办的事,不仅没办成一件,全搞砸了,而且还把自己给搭进去。    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托托木转移视线,目光冷冽的盯着苏长歌,恨不得寝其皮,食其rou。    但最后,还是选择向现实服软。    “皇帝陛下息怒。”    “这件事肯定有误会,刚才是本王一时冲动,口不择言。”    “此番和谈,乃是为两国友好而来,我王庭绝无他意,陛下既然心存怀疑,本王愿意配合贵国,待水落石出后再归去。”    托托木开口。    远没有刚才的怒气冲云,低下了头,极为客气的答应下来。    而随着他声音响起。    老皇帝眸中闪过一抹异色。    蛮夷向来桀骜。    托托木如此轻易就答应下来,看样子他们是真的另有所图。    不只是他,太子、文武百官都加深了怀疑,在被苏长歌埋下不信任的种子后,此刻他们看托托木哪哪都不对劲。    但国库空虚。    大晋终究不愿轻易挑起战事。    因此老皇帝轻轻颔首。    决定先软禁托托木。    命锦衣卫和东厂暗中调查蛮夷意图。    同时组织前线关防,命人到江南筹集兵饷粮草,做好蛮夷突然袭击准备,    想好这些后。    老皇帝转头看向登闻鼓前的苏长歌。    这次若没有他站出来,大晋必将忍受国辱,送公主和亲来换取两国停战。    “苏长歌为国立言,有功于社稷。”    “朕此前曾许诺他,若是率兵击败蛮夷,便授封为伯,再加上与胡僧辩法,扬我国威,三功并赏,理当封为国公。”    老皇帝开口。    直接就要封苏长歌为国公。    后两个功劳都是凑数。    但为国立言,凝聚国运金龙,这份功劳太大,封侯老皇帝觉得低了。    而因此一事就封为国公,难免会有人嚼舌根,跳出来反对,所以才加上另外两个功劳,以绝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可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顿时目瞪口呆,震撼无比。    二十岁出头的国公?    别说是现在。    细数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除非世袭,否则绝无这个年龄授封国公之位的!    甚至二十岁封侯的都从未有过!    而且苏长歌才二十岁,现在就位居国公,以后立下功劳该怎么封?    必然转世袭吧?    世袭之后再加把劲,那是不是可以封王了?    异姓王!    这是什么概念?    苏长歌现在就已经是文坛魁首,将来成为圣贤,甚至圣人都有可能。    活着封王的圣人。    后世皇帝该怎么驾驭?    想到这。    左都御史上前一步,急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苏长歌为国立言,虽是大功一件,但全是仰仗我大晋先君庇佑,国运金龙更是无数英魂和先君遗愿志向汇聚而成。”    “授封苏长歌为国公有些过了。”    “依臣之见,改为封侯,再赐些金银珠宝,良田美婢,再合适不过。”    左都御史开口。    他也没蠢到说苏长歌没功劳。    只是略降一筹,从公爵改为侯爵,将来新君继位方便驾驭。    伴随他声音响起。    百官中有不少人都出言附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