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修真科技 (第2/2页)
以为了防微杜渐,李青又制定了严苛的生产制度,务必要保证安全生产,要保障提供给农民的是有质量有保障的安全产品。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能生产生产型法术手环,那么军用型法术手环也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毕竟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刻录的法术模型种类不一样。 一旦军用型法术手环旦生,很有可能会直接改变战争的形态,普通士兵很可能变得豪无价值,只能成为待宰羔羊,成为新型战兵眼里的可移动军功。 不过眼下还是先加快生产者1量产和改进,毕竟现在阻碍李青扩大地盘的最大因素不是军力不足,而是粮草不够。 考虑到打战可能会影响地盘内的耕作,而且打完后占领新地区也还要使用大量的粮草来建设新地盘稳定局势,再加上供给前线部队使用的粮草,这可是个惊人数额,不是李青一下子就能变出来的。 有了生产者1号后基本能保证后续的粮食增产,而且可以用催熟术提前把农作物催熟,提前收成,空余出时间来给屯兵军训或是攻打其他地区扩张势力。 不过现在很多工业体系没有建好,现在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阶段,生产生产者1的速度跟本提不上来。 所以接下来首要任务是加速工业体系发展,比如建造工厂,培养技术熟练能替代修士刻录手环的工人,后续还要制造机器发展机器自动化来进一步提高产能。 除了要培养手环刻录工人同时还需要大量的钢铁作为制作手环的原料,目前使用的钢铁大部分都是修士锻造出来的,毕竟修士掌握神秘力量可以超出时代限制使用两千度以上的火焰锻造钢铁。 修士对钢铁的需求也挺大的,毕竟钢铁是炼制法器和灵器的好材料,而且修士大部分都比普通人富裕的多,也消费得起。 但一个练气期的修士就算无限提供铁矿一个月撑死了也只能锻造一千斤的钢铁,这样还是有点慢,凭哪几百个修士一个月不吃不喝也就只能生产几十万斤钢铁。 这生产的钢铁只用来做手环倒是足够了,但同时还要发展其他工业,建造完善修真版的工业体系的话,还是远远不够。 比如建造自动化加工生产手环的机器动不动就需要几万斤钢铁,建造一个工厂起码要个几十台机器吧,这就需要斤百万斤钢铁了,这产能哪够呢? 好在生产钢铁普通铁匠也能帮上忙,本来就有前量工匠掌握冷锻钢的技艺,唐宋时期出现的光明铠和陌刀就是用冷锻钢打造的。不过冷锻钢产量也一直不大,毕竟需要重复多次加工,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颇多。 炼钢是离不开铁的,事实上不管是冷锻法炼钢还是其他炼钢的技术主要都还是在炼铁的步骤耗费太多时间,打铁容易但把铁炼纯难,只有纯度较好的铁才能炼钢。 为了加快发展工业,干脆炼制炼铁的法器,打造修真科技版的高炉,试试看修真版高炉炼铁怎么样? 李青一边带着张承德等人培养刻录手环的工人,一边又开始带头着手炼制炼铁法器,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修士们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进行法器研究,让更多的青壮劳力学会制造法器,发挥更大的生产价值。 目前以手工作坊的生产速度一月的手环产量大约是两万件,李青目前统管的屯田兵大约有六万左右,三个月左右就能全员配备生产者1,但问题是除了屯田兵还有更多的农民需要生产者1,需求量高达七八百万,以现在手工作坊的生产速度需要三十几年才能满足需要,这速度还想什么全民修真,洗洗睡吧。 所以加快生产者1工厂建设和工人培养势在必行,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好在工业化体系建设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快。定下生产者1号模型一个月后,第一批手环加工制作工人培养好,开始到位,有了一百名工人加入,生产速度一下子就提升了一半,月产量一下子就发到了三万。 同时,加工生产者1的机器法器也制作出来了,但是制作这个机器法器的流程有点久,一个月才制作4台。 但是机器的效率远不是人能比的,一个工人一天大概能加工制作3-4件手环,修士一天大概能加工制作8-9件手环,但李青地盘上其他千名修士只有一百多人愿意干这活。而一台机器一天能加工制作上百个手环,而且品质稳定,良品率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