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这就是民心  (第1/1页)
    见状村长朱亮站起身来,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笑着道:“你们跟我来吧。”    对此朱元璋心中略有疑惑。    稍显迟疑,然后跟了上去。    一会儿朱亮就带着朱元璋他们,走到了那一片集中的作坊里。    一路上不少人跟村长打招呼。场面很是融洽。    “你们忙,我们随便逛逛。”朱亮乐呵呵的说道。    接着他对朱元璋介绍这里的作坊。    “我们村的作坊,几乎什么类型的都有,吃的有水果干、糖、rou脯这些.....”    “穿的有布庄、皮革厂、手工厂.....”    “百姓平常用的东西的作坊就更多了。”    他指着前面一处地方,笑道:“那家水泥厂就是我儿子开的。”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这些作坊。    像是思考到了什么。    他沉声道:“朱老伯,你们这里发展成今日的规模,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吧?”    “最初又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用来投入?”    听到他的问题,朱亮停下来,他又告诉朱元璋:“自然是顾大人啊。”    “多亏我们村有了顾大人的扶持。”    “几年前,顾大人入股了村里的每一家作坊。”    “每次都在固定的时间段里,有专业的小吏还有商人来这里统一收购。”    “之后。再进入沛县贩卖。”    了解了情况后。朱元璋心中对顾北的才能又多了一份认可。    如此一来村里的经济也有了可观的收入。    怪不得之前朱亮说,这里还有很多跟他一样颐养天年的老人。    比其他地方的穷苦老百姓,日子过的舒服多了。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那村子每家每户一年下来的收成大概多少?”    朱亮想了想,说道:“算上种田,村里总计一百零八户,每家每年的收成差不多有三十两。”    听他这么一说,朱元璋不由的点点头。    农户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普通客栈里打工的店小二,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一两,一年下来也才十两左右。    更别提普通的老百姓。光靠家里种田,收入只会更少。    朱家庄每家每户一年能有三十两银子,收入是相当可观的了。    朱元璋心里也替他们感到高兴。    随即他又好奇问道:“你刚才说的‘入股’是为何意啊?”    早在前几天到沛县,就听到有百姓说起这个词。    朱元璋也一直没搞懂。    朱亮好心的解释道:“入股这大概意思就是说,起初我们这作坊也就一两个,只够自产自销。”    “顾大人他带着银子,投给作坊,扩大了规模。”    “之后每年,顾大人他有权利分走作坊赚的一部分钱。”    经过朱亮这么一解释。朱元璋也弄懂了。    可是很快他又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眉头一皱,沉声道:“顾北当初只给了你们一次银子,但是之后每年你们都要白白的给顾北分一部分收入?”    在朱元璋看来,这似乎有点占便宜了。    但是接下来他听到朱亮的话,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朱亮点头道:“是啊。”    “我们村的作坊加起来,每年要交上去给顾大人的钱,大概有万两白银。”    话音刚落。“什么?!”“万两白银!!”    朱元璋眉毛都气炸了。浑身也在颤抖着。    此时此刻他内心已经狠狠的骂了起来。    该死的顾北!一个村庄一年都要贪万两白银!    简直是令人发指!!怪不得之前百姓们都说顾北是个大贪官。    果然啊顾北确实看不上小的。    一贪就是上万两!    朱元璋脸色难看。    他突然觉得自己对顾北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前几日在顾北的府邸,看到对方卖官贪了三万两就大发雷霆。    如果那会儿朱元璋知道顾北能贪上万两。    指不定当初就把他家给抄了!    朱元璋又生气的问道:“一年缴纳万两白银,这钱拿出去,你们村里的人不觉得心疼吗?”    朱亮却笑着说道:“当然不心疼。”    朱元璋不解。“为何?”    朱亮道:“按照顾大人的说法,这算是保护费。”    “因为我们村除了生产这些,其他什么也没做。”    “如何找渠道售卖,这都是别人的事,县里有人统一管。”    说到这里朱亮回忆起往事,有些叹气道:“不像以前的那些商人,来村里收购东西,一个劲的压价。”    “最后拿到手的钱,除去成本,也剩不下几个了。”    “再看看现在,是顾大人改善了我们村。”    朱亮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    “顾大人规定了,到我们村里来收购的商人,出的价格都必须比其他地方高上一两成。”    “而且付钱分首款和尾款,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    “村子能有今日的景象,多亏了顾大人啊。”    听完了之后朱元璋一下子也没话说了。    毕竟他听得出来,顾北确实是让整个朱家庄的百姓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这样一看顾北每年贪万两银子,倒也不是那么招人恨。    朱元璋叹了声气。有些无奈。    他忍不住的又问朱亮:“可顾北如此能贪,万一事情捅出去,被皇帝发现了要砍头该怎么办?”    听见这话。朱亮沉默了片刻,直摇头的说道:“不。”    “顾大人是贪官里的好官,他不该被杀。”    “而且,这入股也不算贪吧!”    接着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个决心似的。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皇帝要砍顾大人的头。”    “那我们整个村庄里一共五百多人,必定血书上访!状告天子!”    如此坚定的话语。朱亮的态度也让朱元璋他们感受到了。    这让朱元璋狠狠的惊呆在原地。    而他身后,马皇后等人亦是如此。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们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也实在没想到顾北身为贪官,却能做到这个份上。    古往今来,也没有任何一个贪官能像他这样。    不但贪。还看不上小的,要贪大的。    贪了还没人觉得他不对,都觉得他理所应当。    如果被抓,还有一大堆人赶着替他求情。    能有如此号召力。    这便是民心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