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完结篇  (第1/1页)
    第一卷主要出现人物    No.1    姬郑    身份:天子    事迹:割让领土,参加会盟    No.2    姬壬臣    身份:太子    事迹:有了一个好儿子    No.3    晋文公,姬重耳    身份:晋国国君    事迹:流浪十九年,使晋国称霸    No.4    郭偃    身份:卜官    事迹:为王孙卜卦,推行郭偃之法    No.5    姬班、姬瑜、姬季子(不能连读)    身份:王孙    事迹:姬班修德,另外两庶子捣乱。    No.6    姜娥    身份:太子妃    事迹:爱护孩子们    No.7    姬昱    身份:王孙    事迹:发明毛笔、纸、水车、斗车、石磨,编写《雉兔同笼》、《百里奚传》    No.8    姬阅    身份:王孙专属辅助(夫子)    事迹:传授知识、收集情报    No.9    鬲    身份:工匠    事迹:帮助王孙发明物品    No.10    樗    身份:侍从    事迹:无    No.11    辛离    身份:乡间夫子    事迹:在茅草学社教书,传播数字思想    No.12    任季子、溪、闵、辛开    身份:学徒、随从    事迹:无    No.13    赵衰    身份:晋国大臣、中军佐    事迹:辅助晋文公、为晋国外交事业做出贡献    No.14    百里奚    身份:秦国上卿    事迹:与王孙昱谈心    No.15    姬少    身份:郑国伯女(本来想写公主的,不过要嫁人之后再写更为合理,毕竟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事迹:单相思,写诗。    主要出现的人物会写明,上述是剧情推进者,如果是不重要的会先忽略,想某些国的国君在第一卷只是出现一次两次或者当背景板的就忽略了。    第一卷中参考资料文献:《史记》《国语晋语》《战国策》等。    因为主要是以太史公的史记为基础背景,所以在第二卷中会出现屠岸贾这些史记中的人物。    史记中的圣贤和天子很多都是生有异象,所以也给安排了一下。不过不能接受的话估计会觉得略毒。    还有回答一下问题。    1.    简介中的秦始皇确实一开始就没想去掉,因为周天子是不能随意攻打其他国家的,因为他是规则的制定者;    是他提出来的分封给了大家地盘,来理由再要回去,除非兵力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一波推平其他国家,不然他们联合起来。    秦始皇都做不到的事情你让更早之前,装备还大多是青铜装的春秋士兵拿头打?    像秦始皇都要依靠六世余烈,坐拥巴蜀这些粮仓加上地广人多才有足够的兵力,你要一个周国那么小的国家去征服其他国也不现实。    主角姬昱未来靠的就是真理加上政治,还有足够强大的兵力才能重新树立王室的威严,打是肯定会打仗,收地立威、扶持自己的小弟、重新让其他国的君主都再次拥立天子,这才叫中兴。(我说出这个要连夜改剧本了)
    中兴就是转衰为盛,改变王室的现状;    至于派兵攻下那么多国家纯属做梦,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周国那么大点国家能有多少兵力?    而且秦始皇一统天下还是靠先辈们积攒下来的本钱。有秦昭襄王那个老流氓加上白起那个挂逼打残六国,才能让始皇帝那么顺利的攻占六国。    2.    至于其他的问题,像一些用词造句可能有些不好,不敢都用文言文,因为阅读起来很累,也不敢用全白话所以用的是文言文的翻译腔,有些对不准的再用自己的语言修饰了一下。    第一卷主要描述大体环境和主要矛盾,也说明了姓氏和一些春秋时期的特点。    顺便把主角的心理成长历程简单说明了一下。    在我的理解里,现代人穿越去了古代肯定不适应,起码有了生活的经验才能融入这个世界。    古今思维不同,可能在我们看来,里面有的人很傻,可是在当时,信义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除了聪明人会耍小聪明,其中很多人都会恪守自己的名节。    不然也不会有那一句“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    春秋无疑是个浪漫而且有道德的时代,虽然在聪明人眼里有着很多尔虞我诈,可是百姓和士子能够那样的美德难道不够美好吗?    3.    更新问题:    日常来说两更,    因为兜里没钱要去找工作,见谅。    不想用焦虑的话打扰大家,只能说更新我会尽力而为。    另外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疑问可以多提出,书友就是要百家争鸣嘛,要是哪天我看见好的观点去抄书评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