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朕做了一个梦  (第1/2页)
    内宫六宫,翊坤宫。    “皇爷,辰时三刻了,您起吗?”    听到冯忠在门外喊,朱翊钧就有些气,杨妃这么香,这么温暖的身体,赖在被窝多舒服。    “起起起,你个龟孙儿,以后不许叫朕起床。”    “噗嗤……~”    杨妃笑出声,她把朱翊钧扶起来:“奴妾伺候夫君起…。”    宜妃杨氏,她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妃子,她与皇后王喜姐、昭妃刘氏一起入宫,大明皇帝一后二妃,杨妃住翊坤宫,皇后住坤宁宫、刘妃住长乐宫。    王喜姐比朱翊钧小一岁,刘妃比他大六岁,杨妃和他同岁,而且杨妃长的美,最主要杨妃没背景。    王喜姐籍贯虽然是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可是她老家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这可是东林党的大本营,她也是东林党派过来的。    刘妃在历史上,能一直屹立不倒,后来能住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不得不说有可能是文官派过来的人,也有可能是武将勋贵派过来的。    杨妃万历八年十二月病逝,这其中发生什么不知,现在趁热乎,能睡一天算一天。    早餐在翊坤宫吃的,明朝皇帝走宫制,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不同的就是明朝后宫摘灯笼。    “赏,赏…!”    “谢陛下赏。”    “谢陛下赏。”    怨不得后宫的女人喜欢争宠,这不是争宠,这是待遇,朱翊钧在杨妃这里过夜,第二天要给赏钱,每人几个银豆子,宫女和小太监们也有份,而且起居住会记录朱翊钧到杨妃这里。    古代叫临幸。    有地暖的屋子就这么多,不得宠的妃子,只能住冷宫,就是没有地暖的,只能用火盆取暖,而且吃的、用的都不行。    “什么事呀?”朱翊钧吐出漱口水,杨妃给他擦嘴。    冯忠说:“皇爷,阁老们请求觐见,庚辰年殿试就要举行,要请皇爷定夺主考官的事。”    “会试会元是谁呀?”    “湖广士子萧良有。”    “萧良有?”    朱翊钧摇摇头:“不认识。”    站起身,朱翊钧看着冯忠:“前面带路,内阁在什么地方办公?”    冯忠劝着:“皇爷,历代先皇还没有到文渊阁处,皇爷突然到访,稍有不妥。”    “……”    朱翊钧踢了冯忠一脚:“前面带路!”    “废话,聒噪,再多嘴挖你的舌头!!”    文渊阁在皇宫西面,位置在中极殿西侧,出了乾清门到建极门,小太监们抬着龙辇,大汉将军举着仪仗,一左一右在前面开路。    朱翊钧看了看建极殿,这就是后来的保和殿,不过他都到明朝了,以后能不能见保和殿,还要另外两说。    朱翊钧大典前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他在此殿受贺,看着黄瓦红柱,这大殿格外醒目。    过了建极门就到中极门,东边是中极殿,西边是文渊阁,也是自正统年后内阁办公地点。    “初一不上朝,初二不见人,咱们这位圣天子,这是要做什么?”张四维把各地的奏疏拿起来看了看。    “山西巡抚高文荐上奏疏说:今年山西无雪,可能要大旱,以大同、太原潞州最为严重,请求调拨粮草。”    “……”    “叔大您看?”    张四维口中的叔大,是张居正的字,出生湖广荆州卫,是军户,字叔大,号太岳,也是大明的首辅,太子太傅,中极殿大学士。    “各地不是缺粮就是缺钱,先让山西自行筹措,叫冯公公拿到司礼监披红,再让圣上看一眼。”    张居正声音沉稳,不过他气色不太好,有纵欲过度的状态,可能是戚继光送的千金姬,夜夜笙歌。    申时行说:“阁老,马上就要殿试,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金榜,咱们要排出三鼎甲。”    “汝默认为这状元谁合适?”张居正不动声色问。    “非阁老家三公子莫属,三公子少有才名,且学贯古今。”    “犬子还真适合当状元,吾有六子,次子嗣修万年历五年得中进士,长子叫敬修、三子叫懋修今年会试也得中。”    张四维心想,这还不是因为你是首辅,杨廷和儿子杨慎中状元,父子二人欺负世宗,还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在左顺门带领文官一起殴杀张璁等人,这也就是仗着老子是首辅,其他人早被砍头。    你张居正真不怕流言蜚语,还真让自己儿子中状元,到时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你。    张四维的儿子张泰征会试也得中,这次殿试也要中进士,会试得中一般不淘汰士子,因为出了黄巢这档子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到了文渊阁,冯忠大喊一声:“圣上驾到!!”    “圣上驾到!!”    “圣上驾到!!”    文渊阁内的官员们,齐齐站起来,张居正和张四维向前走了几步:“圣上!!”    “圣上!!”    他们看着朱翊钧,没想到圣上会到文渊阁。    “冯忠,派人叫冯保,还有司礼监的人。”    “遵旨!!”    “给众位先生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