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6章 三大模范中年【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三大模范中年【上】 (第1/2页)

    能同时听到上千人的说话乃至窃窃私语,杜布觉得这已经很牛逼了。

    但它并不能充分回答“声语言知”问题,更具体地说,不能回答“世界上有多少言”这一问题。

    人有人言,千人千言,每人说话口音都不一样,但大体所在地之言语在发音上基本相似。

    阿布从半山村到“曹家圩镇”再到摩托罗县城,各地说话口音大致相似,差异不是很大。

    而被贾蓑一夫妇突然带来芗圆山后,他们说话都以雅言为主。

    而通北县凡人的方言相对来讲与摩托罗县城、特别是半山村就有些大了。

    自己也是花费了一些功夫才听懂一些。

    但杜布在芝山镇等地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听到的方言并不多。

    通北县域还紧邻着摩托罗,如果远离了摩托罗,到了三星郡、皇都乃至最东边的华迪郡等地,那么那儿的人言与老家相比就差异更大。

    ——

    “心得记录”指出,据记载,在远离横绝海的各大陆,有的人说话有颤音。

    越往北的地方,说话中的颤音越严重。

    有的一语一颤,有的一语三颤,还有的一语九颤。

    外地人去了,并不习惯那种说话方式。

    开始学习的那段时间,甚至舌头都捋不直,饭也不会吞咽。

    杜布觉得,既然如此,那肯定是各地说话方式不同,因此只要各地不相往来,那么各地说话肯定不太相同,为此隔绝的人有多少,那么相应的人言就有多少。

    这世界如此之大,人类无穷无尽,人言亦会无穷无尽。

    除非充分经历,并且孜孜以求于“言道”,否则无法遍历或学会各种人言。

    ——

    杜布还觉得,这人言是要靠吐气和动舌头的。

    如果不吐气、不动舌头,那话就说不出来。

    但这世界如此之大,杜布猜测或许有的地方不是靠吐气来说话,而是靠着吸气来说话。

    有的地方可能能够做到不靠舌头说话,而直接用喉咙说。

    不用嘴巴说话,而是用眼睛、鼻子、耳朵、手指头、脚趾头、胃肠、膀胱或括约肌说话,或许也非不可能,就好像自己和阿花什么都不动、直接进行传单交流一样。

    为此,杜布给自己制定了听懂一百种方言的“小目标”和听懂一千种方言的“大目标”。

    他将之分别称为“百人计划”和“千人计划”。

    而要实现这俩计划,自己就必须在整个的“青苹果郡”乃至“孤悬岛”走一遍了。

    当然,自家的时间太有限,因为每天竟然要修炼十个时辰。

    这个难题,容以后慢慢寻找办法。

    ——

    而对于第一个问题,还有第三个小问题需要回答,即“世界上有多少语”。

    对此,杜布直觉地以为,应当是无数种。

    因为在孤悬岛上,就有好多的鸟兽虫鱼。

    像在老家的时候,除了松鼠“小松”,还有鸡鸭鹅、牛羊马等,在后山的丛林中还有老虎、老鼠、野猫、野猪、野猪等。

    至于鸟儿,也有像老鹰、斑鸠、喜鹊、麻雀、燕子等。

    每到秋冬时节,还大雁、天鹅在天上飞来飞去。

    而水里的鱼儿,那也是很多的,除了那些经常可见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啊什么的,还有什么石斑鱼、银鳕鱼、金昌鱼、黄骨鱼,乃至鲫鱼、鳝鱼、鲈鱼、鳗鱼、鱿鱼、鲍鱼、鳄鱼啥的,实在是一言难尽。

    但除了阿花和贾云雀外,杜布还从来没听过别的鸟类说话。

    那些蜻蜓、蚯蚓、蝴蝶、蜜蜂乃至花儿等会不会说话?

    蝎子、松树、石头会不会唱歌?

    杜布施展出“灵耳术”,能听到以前听不到的声音,包括那平常感觉不到的蝙蝠的吱吱声,难道蝙蝠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说话?

    他好奇心重重,问题一个接着另一个地产生。

    ——

    要学会鸟语和兽语等,必须先明确它们会不会说话和怎么样说话这两个基本问题。

    阿花这位语言大师,不仅懂得鸟语和兽语,而且还学会了铁儿比荒原的兽语方言,杜布自认为五弟在这方面比自己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强中更有强中手。

    玉简备注提到了一个大师“施金纳”。

    他要在暗室内教小老鼠说话。

    如果这只小老鼠会说一声“吱”或别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意思,那么“施大师”就会给后者一粒谷子。

    如果不配合,那么这小老鼠就会饿肚子。

    施大师已教会这只小老鼠关于九百九十八个意思的“吱”语。

    第九百九十九个意思的“吱”语,涉及遣词造句。

    亦即以前这小老鼠都是用单字词来表达意思,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