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四种情形【中】 (第1/2页)
“我在这儿一年。 “你们替我帮忙干活一年。 “住处你们在外厢房,不得进入堂屋以内入内。 “如果提前离开,那你们就会死。 “一年一百银两,一月结清一次。” 阿布说道。 说完,阿布还朝我看了一眼。 “我这样处理,你满意吗?” 阿布用手语问我的意思。 —— “这样挺好的。” 我回应道。 难道我还真能杀死并吃了这四人不成? 杜牧为了mama,从来不杀狗和吃狗rou。 为此,我为了杜牧和阿布,必须坚持不杀人和吃人rou。 昨夜的我只是出奇的愤怒。 而看到我和阿布用手语交流,祁一虎他们投过来诧异的眼神。 对于这些大惊小怪的家伙,阿布懒得吊他们。 既然如此,我更不会吊他们。 —— 堂屋里,设置了一阶隐息阵。 书房内,阿布又在里面修炼和作画了。 他将纸张贴成两排。 两排之间的距离恰好维持在接近两手宽。 其身子腾空而起。 左右手各持一枝画笔。 画笔上沾上黑色墨汁。 然后,双手开始作画。 两枝画笔龙飞凤舞。 不久之后,左手那幅大功告成。 名为“灵眼虫藻”。 右手那幅名为“灵袍藻”的绘画也大功告成。 再然后,“蓝裸甲藻”及“褐硅藻”、“灵扁藻”及“灵球藻”等画作亦陆续绘成。 而堂屋内,阿布的描绘还在继续。 隔壁的书房中,阿花则在看书。 他们兄弟都有事情。 自己作为了一只狗,也应当读书识字,提升文化水平。 于是,我趴在地上,也打开了眼前的书本,开始学习。 书的封面写着《千字文》三个字。 至于像《幼学琼林》、《字类通解》和《赛罗皇朝史》这些书本,对于现在的我来讲还是太难了一些。 这些书本都是阿布在沿途的“南枝镇”买的。 当时他还买了一本《二十四孝》的连环画。 我看了看,觉得挺有趣。 不过,后来这连环画不知道被弄到哪儿去了。 —— 绘画结束后,杜布继续修炼。 然后,出门到墙角、水井、溪流乃至“过氏宅”附近的墓园、溪流上游和后山去作观察,然后再返回作画。 当然,每天对“小白”的灵食和灵力洗体仍然持续。 灵藻描绘已经作完。 之后就是“灵苔”。 附近的普通苔藓很多,虽然与灵苔有些差异,但同样可以帮助观察和描绘。 灵苔通常较小。 大的也只有几十厘米长。 而灵藻类最长者可达到近百米。 当然,与灵藻相似,灵苔形状简单,往往是扁平的叶状体。 它们通常喜欢阴湿的环境,但又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 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 所以,它在潮湿的溪壁、树干、土面、森林乃至沼泽都可以看到。 —— 例如像“葫芦灵藓”,其身形矮小,根茎透明带浅绿。 叶子呈现出圆形或圆形。 它们一丛丛生长近水的林地、林缘、溪壁、水井边等地。 “黑灵藓”与“葫芦灵藓”一样是一丛一丛地生长。 其根茎透明却带棕黑色,但它主要出现在高大灵山或寒冷地方的石头或岩面上。 据说其茎叶内含油滴。 “泥炭灵藓”生活在高大灵山的湿冷环境中。 其大小在巴掌至手掌之间。 其通体黄绿或黄白,枝条纤长,茎叶平展,亦呈绿色,能清热、明目、止痒,常用于云翳、皮肤病和虫叮瘙痒等。 但对后二者,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杜布无法观察实物。 因此,他也只能根据书上的印象进行草拟。 但这完全是似是而非。 —— 灵苔之后则是各种各样的灵蕨。 石缝中、树干上等地方都可以看到“松叶灵蕨”的身影。 配以山石,它甚至可以移为盆栽。 而泥地必须肥沃、湿润、疏松,透气良好,才能适合松叶灵蕨的生长。 但“松叶灵蕨”长得缓慢。 即使生长好的松叶灵蕨也要三年左右才可换盆移殖。 一米高的“松叶灵蕨”年龄达三十多年,比杜布的年龄还大。 有趣的是,它和灵苔一样没叶子,其根浅浅地扎根在土壤中。 其绿色、修长的茎杆向上分枝成三四次。 来到绿色枝干的尽头,其树干顶端部分有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淡黄色、半透明的果实。 将其根、茎和枝干分次放入口中品尝,味道有些辛辣,但总体上比较温和。 这是一味用于活血止血和筋骨损伤的好药材。 而在林缘、沟边和石上的阴湿处,还可以看到“金发灵藓”及“大叶灵藓”等的身影。 —— “蛇足石杉”只有一拃多长。 它有着自己梭形的叶子。 树干分枝清楚且简单,只有二叉。 其茎和松叶灵蕨一样是绿色的,只是前者要粗壮得多。 灵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