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47章 似是故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似是故人【下】 (第2/2页)

“你一定会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在郑四方喋喋不休的话语中,杜布感觉第一掊土淋到了头上。

    然后,大块大块的泥土倾泻而下。

    自己的身子被淹没。

    胸口上有泥土堆积带来的微微的压力。

    这样的压力甚至有稍稍加大的样子。

    原来,这是郑四方搬来了几块大石头压在上面,堆起了坟垒。

    ——

    “好了,大功告成!

    “承运,给你曾祖磕三个头!

    “吉英,准备给你爷爷哭一场。”

    郑四方再度吩咐道。

    然后,坟头传来微微的磕头声。

    郑吉英哭泣了好一会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周边安安静静的。

    正式的丧事,这么快就结束了?

    以前在半山村,丧事可是热闹得很。

    敲锣、打鼓、吹喇叭。

    哭丧、喝酒、放鞭炮。

    这儿就那么简单,然后就结束了。

    杜布不禁想摇头感叹穷人的不易。

    ——

    既然自己已经入土,那就干脆眯一会儿。

    自己长期持续的修炼,从来没有睡过懒觉。

    成为修士后,睡觉时间都很少。

    而晋升玉胎,在河里载浮载沉的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

    至于说这泥土掩埋了自己,自己会不会窒息身亡,这肯定不可能。

    作为玉胎修士,自己哪怕十天半个月不呼吸,这样躺着都没事儿。

    杜布睡着了。

    他睡得很甜。

    坟头上,安安静静。

    到处一片安静。

    岁月全是静好。

    ——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杜布从深度睡眠中醒来。

    这脚步声有些轻快、疾速。

    它不似是中年男子郑四方的。

    它也不像半大小孩郑承运的。

    稍稍察觉一下,那脚步声应当是郑吉英的。

    “她独自一人过来干什么?”

    杜布有些纳闷。

    而他的疑惑,很快就能得到解答了。

    ——

    “爷爷,对不起……”

    坟头传来郑吉英低低的啜泣声。

    然后,是她下跪磕头的声音。

    “您老人家死的时候没有棺材。

    “没有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上山。

    “甚至连纸钱、香烛也没有。

    “孙女没什么本事,无法多孝敬您老什么。

    “但您在生前是最疼孙女的了。

    “孙女和人睡了三晚,才弄了些香烛、纸钱过来。

    “现在就给您烧上……”

    然后是打火镰、点燃纸钱和香烛、以及再次磕头的声音。

    ——

    醒来的杜布,只要稍稍运用灵力,就能将附近的情形尽数掌握。

    四百多米外的西塞山村,绝大部分的人已经入睡。

    狗发出了鼾声。

    鸡鸭伏在地上。

    现在已经来到了夜晚。

    在离这坟头二百多米远的地方,有人在抽烟、咳嗽。

    那是郑吉英的老爸郑四方的声音。

    他抱着孙子郑承运。

    后者正昏昏欲睡。

    而在离这坟头二百多米远的另一个方向,有人在轻微的呼吸。

    听其呼吸声,像是那以捞尸为主业的张子同的。

    而离张子同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人伏在草丛里。

    这人鬼鬼祟祟的,却是那被张子同和自己一起捞上岸的青年男子田淄文。

    “他俩大半夜的,来这儿干什么?”

    此时,郑吉英声音响了起来,开始诉说。

    ——

    “爷爷,孙女香烛点了,纸钱烧了。

    “当然,我也无法确认您是我的真爷爷、还是假爷爷,但我还是将您当成自己的亲爷爷。

    “希望您老在那边想喝啥就喝啥、想吃啥就吃啥。

    “你不要老是吃咸菜、吃过夜菜,或是别人扔了的死鸡、死鸭、死鱼或什么的。”

    “孙女这一辈子,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就数娘和爷爷您最疼我。

    “您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要让我吃好、穿好。

    “孙女、孙女、孙女好舍不得您……”

    郑吉英啜泣起来。

    ——

    啜泣一会儿后,郑吉英继续道,“爷爷,您知道的。

    “爸爸虽然不是一个坏人,但也不是一个尽责的儿子、尽责的丈夫和尽责的父亲。

    “爸爸他爱习武,您送他去习练武艺,让他见过了外面的世界。

    “他的心早就不在这西塞山,而是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了。

    “他总是嘟囔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因此,在我十三岁的时候,爸爸就带着mama和我,离开西塞山,离开了您老人家。

    “我们沿着‘西塞山脉’和‘西塞河’,到了好多的县城和郡城。

    “那些县城和郡城真的好大、好热闹、好繁华……”

    听到这里,杜布没有料到,自己竟然又返回了尼罗,真是阴差阳错啊。

    ——

    “爷爷,您也知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我们到了通南县城。

    “那儿什么都好,就是物价贵。

    “虽然爸爸节衣缩食,虽然爸爸、mama和我一起去做工,但我们临居牌引费用不便宜。

    “严俊工难找,而且也难做。

    “我和mama做过散工、准工、盲工……

    “爸爸做过挑夫、掏粪、守卫、打铁、马夫、泥水匠等活计,有机会也耍猴挣些散碎银子。

    “但这些工作价钱很低。

    “我们住的也差。

    “眼界是开阔了,但日子很不好过。

    “无论如何努力,钱都不够用。

    “我们住在破旧的租屋里。

    “每次回到租屋,我们一家人都灰头土脸的。”

    讲到这儿,郑吉英声音稍稍停止。

    附近又是一片安静。

    ——

    过了好一会儿后,郑吉英又继续道,“有一次,爸爸不小心惹上了本地人。

    “他被打了,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

    “我们在通南县城混不下去了。

    “于是,我们就听爸爸的安排,开始跑马帮。

    “mama和我在马帮里面帮忙洗衣服、做饭,顺便照顾东家的小孩子。

    “我们去过马园、罗儿比、木儿比、通连、通北等地。

    “这些地方可大了。

    “在去摩托罗的路上,mama给我生了个弟弟。

    “但弟弟身体虚弱。

    “更不幸的是,我们在路上被强人劫道。

    “爸爸和我们走散了。

    “我和mama、小弟弟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了摩托罗城。

    “到了县城,mama生病了。

    “她病得很重。

    “马帮也不要我们。

    “我们孤苦伶仃。

    “我们是一点儿钱都没有。

    “我……我……我……”

    郑吉英又啜泣起来。

    这一次,她啜泣的时间有些长。

    显然,郑吉英自己有什么难言之隐。

    ——

    [1]【唐】张志和,《渔歌子》,有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