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九合皇城 (第5/5页)
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xue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若以至粗至浅之思,干至精至微之事,岂不殆哉! —— 要致力于医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郎中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凶。 反此则可称为“含灵巨贼”。 看到这儿,杜布再度感叹,凡人郎中要比修士更重视人类生命的有价值。 后者基本上不以凡人生业与生命为重,而仅关注于自身修为的提升,并且多使用各种灵物,确实可称为“含灵巨贼”矣。 —— “总论”亦指出,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禽兽生命以济危急。 虽说贱畜贵人,但珍爱生命,人畜一同。 因此,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这样的想法,杜布深以为然。 否则,他也不会去解救那些灵熊或灵鹿什么的了。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面上有先死的,则买而用之,不在此例。 鸡蛋之类的事物,因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则尽量不用。 患者有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直视,普通人所恶见等情形,要征聘惭愧、凄怜和忧恤之意,不得生存蒂芥,这是同道的志向。 “书洋连家医馆”连鸟飞虽然为人贪鄙,但医术精湛,而且自己敢于尝试人类粪便。 在杜布心里,这老头子确实是一个合格的郎中。 —— 经络腑输,阴阳会通,变化幽微,可以说无穷无尽。 郎中当谨小慎微,尤其是防备同行。 因为古来医人,皆相嫉害。 一个郎中的处方,不得使别的郎中和合。 否则或私加毒药,令人增疾,渐以致困。 此类情形,非只一例,特须慎之。 宁可不服其药,以任天真。 对于这一警告,杜布牢记在心。 这也难怪连鸟飞不徒增是非,未让自己学习针灸汤药之类的知识。 —— 人类疾病粗略划分为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下痢,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等二十多种。 而在用药上,应当随病患之异同和土地所宜区分对待。 女子之病十倍难治于男性。 南方地势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 北方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复重。 推广而言,郎中应当通三部九候及六合四时,针灸汤药适度,并且病患配合与适当。 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能将节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 病患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节制,阴阳并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以及信巫不信医,则郎中可不治。 此其所谓“六不治”。 —— 用药必要学会采药。 因为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 采药时须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 对此,杜布在“南枝峰”孔家,倒是学习到甚多。 用药须会辨药,区分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以及有毒与无毒、阴干与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和真伪等情形。 用药须符合药性,疗寒用热药,疗热用寒药,饮食不消用吐下药,鬼疰蛊毒用蛊毒药,痈肿疮瘤用疮瘤药,风湿用风湿药,反之则助长疾病、加速死亡。 用药须先汤后丸,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 这是因为水能净万物,后当用丸。 ,而且丸药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 —— 用药时针灸要适当。 因为强与针灸,会令人火邪入腹。 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 要针灸而不与,则令人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 药方区分为相和的君、臣、佐、使四者,强调要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等助益之药物相配伍,并收录玉石、草药、木药、兽药、虫鱼药、果药和米药近千种。 再度回想“丹药初阶”中的点点滴滴,杜布觉得在治病、针灸和用药方面,自己尚不得其门而入。 毕竟,拿到菜谱和学会做菜,其中相差甚远。 而这就是自己过来皇城的主要目的。 —— 早晨,早饭过后的杜布杜布闪身离开“青苹果居”。 至于五花和小白,或各自修炼,或温习功课。 穿过小径和丛林,经历小巷和大街,杜布漫步在街头。 虽然是早晨,但街上颇为热闹。 早市已经开业。 杜布闻到空气中传来阵阵香辣的气味。 不少饭店、菜店的门口挂着晒干的红辣椒。 这片区域的人们,和青苹果郡城一样,爱好吃辣的。 秋日晨风袭来,吹淡了辣味。 杜布来到一处青玉牌楼高端大气、上面写着“青苹果医馆”五个大字的的医馆面前。 附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的药香味。 —— 往青玉牌楼穿过,杜布来到一个偌大的广场。 广场左右分别散落着坐诊堂、药房、躺卧室、盥洗室、餐厅、加工室等上百间房屋。 “坐诊堂”门内,三个身材高大的乔家郎中兼引气中高阶修士正在坐诊。 早早地,每位郎中前面就安静地排着一支十多人的长队。 六名低阶引气修士或帮助修士郎中誊写病历,或在组织排队,引导女人、儿童和老人优先,或是引导患者到隔壁的药房取药、服药或躺卧等等。 杜布完全没有预料到,乔家竟然给凡人治病。 “看来这风气变了啊!” 杜布感叹道。 当然,对于这样的改变,杜布还是挺高兴的。 —— 三位坐诊的修士动作很快。 其熟练程度,远非书洋镇连鸟飞所能媲美。 观色、细问、把脉、开方等,半盏茶功夫即能完成一例。 然后,其他修士或凡人郎中施予针、灸、汤、药等。 比较之下,杜布自问在观色、细问和把脉等诊断方面不输给这三位坐诊修士。 但在开方和具体的治疗上,杜布自问还有一些距离。 这表明,自己确实来对了地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