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白鹤楼 (第2/5页)
。 “乖乖,看,那儿有只燕子!” 阿文朝着正绕树飞行的燕子叫道。 “燕子!” “燕子!” “燕子!” 小娃娃高叫起来。 在小娃娃的叫唤声中,那只青黑燕子绕树三匝,然后振翅高飞。 —— 青黑燕子飞啊飞。 它飞离了气势磅礴的“新青苹果峰”。 它来到了“新青苹果峰”乔家所建的“新青苹果镇”的上空。 “新青苹果镇”镇有七八万人口。 其居民以乔家凡人为主,以农耕、手工艺、医药、商贸为主业。 附近分杜布着七八百个以农耕为主的村落。 他们同样是乔家凡人的后代。 这些以修士凡人为后代、并且所在的修士家族较为强盛的城镇,都有家族、亲友等提供保障,绝大部分衣食和医药无忧。 于半空中停留半晌,青黑燕子展翅南飞。 燕子的飞行速度要比人类玉胎大圆满修士快得多。 半个时辰后,它即飞行了两千余里。 那气势雄伟、最为繁华的皇城“九合城”,也已经在青黑燕子的后方。 —— 半个多月后,走走停停的青黑燕子来到了位于旧“三星郡”的“桂花南县域”。 从高空往下看,下面水脉纵横,旷野低平。 各处低矮、浑圆的小山峰星罗棋布。 在这些山峰附近,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村落。 各个村落之间,通过山间或田间阡陌相互往来。 只有各处小镇之间,才会有一些大路供马车和行人往来。 在一个名叫“黎家湾”的小山村的田洞上,不少农家人正在忙活。 其中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径,一位瞎眼的老头子正拄着拐杖,踟蹰往村里行去。 他手里的拐杖,不时往前面扫过,以确定前路的通畅与平安与否。 而其左手处,则提着一只鸡腿。 —— “【黎明】老爹,你上墟去了?” 一位背着孩子的年轻妇女,正在插秧。 看到名叫“黎明”的老爹过来,这位年轻农妇打着招呼。 “十三娃媳妇,过来莳田啊?” 在“黎家湾”,“莳田”就是插秧的意思。 这也是附近方圆百里的通行说法。 “是啊,我在赶农时呢。” 十三娃媳妇一边莳田,一边和停下来的黎明老爹说说话。 —— “你这去墟上,看样子是拿到‘低保’了啊?” 十三娃媳妇问道。 “是啊。” 黎明老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如果没有皇家政策好,那我这糟老头子既不要想有好地方睡觉,也不想要诊病,更不要说吃鸡rou了。” 黎明老爹一边说,还一边示意了手里提着的那只鸡腿。 —— 这个时候,背上的娃娃哭了起来。 “乖乖,肚子饿啦!” 十三娃媳妇来到田埂上,将宝宝抱在怀里,解开衣襟,就当众喂奶。 “小娃娃大了,到时候到我黎明老爹家去吃鸡rou啊!” 黎明老爹说道。 “多谢老爹你了!” 十三娃媳妇一边喂奶,一边说道,“你老人家一只鸡腿要吃上半个月,我肯定不想我家娃子去抢你老人家的食啊! “我家男人也去上墟了。 “到时候我要他给你送两块豆腐!” —— 交谈了一会儿,十三娃媳妇喂完了奶,继续下田插秧。 小娃娃吃饱喝足了,在mama的背上睡着了。 其嘴角还流淌着亮晶晶的口水。 而这个时候,摸索着前路的黎明老爹已经进入到了村口。 村口附近有一处新建的青砖黑瓦屋。 黎明老爹摸索着进入了屋子。 屋子面积不大,屋顶亦不高。 但客厅、厨房、米缸、水缸、卧室等,一应俱全。 卧室里,被褥尚算干净。 —— 黎明老爹进入了屋的同时,半空中,青黑燕子振翅南飞。 青黑燕子不断地往南飞。 整个“孤悬岛”,宽六万里,长九万里。 它形如一个开口向南、中央以丘陵和平地为主的、被收紧的簸箕。 接近皇城方向的一小些地块,还是以丘陵为主,阡陌纵横。 而越是往南,则地势越是高耸。 逐渐地,它变成了高大巍峨的台地:“三星荒原”。 从“三星荒原”往南,其地势越来越高,形成了群峰耸峙的“南箕峰”。 在“南箕峰”上,有三座山峰最为高大。 它们仨闪终年积雪、闪闪发光、有如三颗星星照耀。 它们分别被称为“大星峰”、“东星峰”和“西星峰”。 这一特征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此地名叫“三星”。 而位于中央、山势最为高大的则是“孤悬岛”赫赫有名的“大星峰”。 —— 青黑燕子在半空中停留,慢慢化成了人类的模样。 那是杜布的模样。 长途赶路,化身为鸟儿最方便。 现在要干正事,必须恢复原身。 回归原身的杜布凌空横渡,举目四望。 他看到,“落基河”全部被陆地包围,所以它应当是一个内陆河。 但实际上并非这样。 因为它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了“三星荒原”的低洼处。 从低洼处开始,“落基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冲刷,冲出了一条狭长的、名为“南登峡谷”的通道。 其中“南登峡谷”两边,壁立数千仞,其坚硬有如一二阶灵料。 杜布紫炎飞出,一块巨大的坚硬岩石很快就如齑粉一般粉碎。 —— 杜布身体降落。 他穿行于“南登峡谷”这一通道之中。 这一次过来,他要看一看贫困人家的精准帮扶情况,也要顺便到“四大险境”一一探险。 这一次,他要探索“锦里险境”! “南登峡谷”中,“落基河”汹涌向前,水势滔天。 喷溅而起的水花,落到杜布身周,无法进入其身边三丈范围之内。 沿着“南登峡谷”,继续向前,前方是波涛汹涌、高达千丈的的“横绝海”。 但不管这些巨浪如何让人害怕,都无法动摇杜布分毫。 他身影一闪,就进入到了巨浪的浪尖和浪中部。 只有来到千丈巨浪的底部时,杜布才稍稍有所压力。 —— “横绝海”的巨浪和波涛,不断冲刷着同样壁立数千仞的“南箕峰”外缘,使其变得怪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