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15章布归路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布归路2 (第3/3页)

自己的姓,虽然只是取自己的名字为姓。

    不过,杜布想起来了,自己还曾化名为“布依”和“布袋子”呢。

    或许这孩子与自己有缘。

    ——

    “是啊,”听到杜布的话,鹿透色解释道。

    “‘布’是你的名字,‘龟’的意思是这娃娃身上流淌着灵龟的血,而‘鹿’则表明它是我亲自生的。”

    解释的时候,鹿透色仍然天真烂漫、一脸赤诚,丝毫不觉得其中有什么问题。

    “唔!”

    杜布含糊地应道。

    他本来想生气,结果发现竟然来不了气。

    一声“唔”,就如同一声“我知道了”一样,是关于“不置可否”的精确表达形式。

    对于这一话语技巧,哪怕杜布不是精通“言道力拳”的修士,而是一位普通的先天武者或是低阶引气修士,也很容易掌握。

    ——

    “我就说了,我爹肯定会喜欢上‘布龟鹿’呢!”

    义子鹿由器过来了,一脸地欣喜。

    “我还是觉得‘布归路’这个名字要比‘布龟鹿’的名字要好。”

    杜布明确指出了自己的态度。

    “阿布兄弟,你这样就太种族主义了。”

    和鹿由器一起过来给“布龟鹿”祝贺周岁生日的灵虎说道。

    “真的吗?”

    一同过来给孩子祝贺生日的灵狮有些疑惑地看向杜布。

    同样一同过来的灵猴、灵猴和灵狐亦抱着疑惑的眼光。

    “确实是的!”

    同样过来的王八兄弟严肃地说道。

    这家伙是自己孩子的生父之一,简直是骇人听闻。

    但杜布还是生不了气,因为自己的“儿子”鹿由器竟然又给自己端来了一杯绿茶。

    再看了看,发现自家的亲兄弟杜五花、义弟杜小白竟然也赞同王八兄弟等人的观点。

    ——

    “为什么?”

    杜布疑惑地问道。

    “这是因为晋升为六阶灵兽后,灵兽之间就没有了生殖隔离。”

    亦一同过来的乔布斯说道。

    听到乔布斯的话,同样一同过来的齐水仓、乔藤兰都点了点头。

    “其实,灵兽后代在单一形态还是组合形态上并无实质的差别,”贾蓑一说道,“你看我小儿子就是人脸牛头虎身,他可聪明得紧了。”

    贾蓑一一边说,还一边将其儿子“贾牛虎”带给杜布看。

    ——

    “在你们人类,总是说一夫一妻,或是要从一而终,”五弟杜五花道,“其实,在我们禽类,并不完全是这样,就如同‘白画眉’夫妻。”

    对此,杜布倒是清楚,因为这是其亲自经历的。

    “即使在我们人类,也还是有着不同的风俗,”杜布曾经的准前妻贾笠香说道,“你看我不就同时拥有三个丈夫吗?

    “再说,虽然是你的头胎不全带有你的血脉,但这恰好就和我们铁儿比荒原的习俗完全相似呢!”

    就此,杜布确实知晓,在铁儿比荒原,曾经有名叫“甄铁儿”部落,其妻子必须要与其他人杜合,而且怀孕,然后自己才能将其娶过来过门。

    而妻子生下的孩子,虽然不是自己的血脉,但确实就被当成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这一习俗确实大异于摩托罗县,并且经常为人所嗤笑,但这样的风俗据说曾经广泛流传于整个的孤悬岛。

    只是后来金剑宗带来了中土大陆的风俗,经过数千年的人口更替和潜移默化,绝大部分地方的风俗已经与中土大陆相接近了。

    ——

    “二哥,你说要做一个真正的非种族主义者。

    “我们杜家强调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

    “所以,二哥你必须要克服自以为的‘只有摩托罗县杜家的观念才正确的’的自我中心主义取向。”

    杜小白继续道。

    “无论是配偶、结婚还是生下娃娃,都有很多不同的做法。

    “像我们犬类的风俗就与你们人类不同,就如同我们犬类的生育数量和你们人类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一样。”

    杜小白说的这番话,确实是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

    在大人商讨的过程中,已经周岁的“布龟鹿”在地上爬行起来。

    他的身体是乌龟模样,有着稚嫩的龟壳,四肢在地上爬行。

    “布龟鹿”伸出的鹿角脑袋上,则有着如同人类一样的稚嫩的且充满了表情的脸庞。

    他直立起来,伸出了前爪,一双后爪支立于地,身子摇摇晃晃地想要索抱。

    “爸爸!爸爸!爸爸!”

    “布龟鹿”叫唤起来。

    然后,杜布感觉到,自己经历的“不忠乱力拳”的影响终于结束。

    醒来后的杜布发现,自己后背竟然湿淋淋的,似乎经历了很大的心境变化。

    ——

    通过与萧白兔的对仗,杜布感受到了自己对其他道法和道术的无知。

    这些道法包括而不限于“符箓之道”、“炼器之道”、“阵法之道”、“微菌命片之道”、“养虫之道”、“养禽之道”、“驯兽之道”、“林之道”、“渔之道”、“士之道”、“农之道”、“商之道”、“厚之道”、“孝之道”、“忠之道”、“信之道”、“悌之道”、“贞之道”、“心念之道”等。

    “符箓之道”要求采用符文、仙文或道文,运用符墨、符笔和符纸,注入灵力、法力、仙力或道力,勾勒聚灵、防守、攻击或致幻的符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