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和畅县城2 (第2/3页)
这一对道侣,竟然用手语相互交流起来。 掌握好手语,是一条狗成为“儒犬宗”的神犬的必备条件。 而能不能相互交流,就构成了检验一条狗是不是神犬的基准测试。 —— 离开尉迟大街和尉迟大香这一对道侣后,杜布继续徜徉在和畅县城的街头,看着附近较为热闹的“博乐德教”、“克罗斯教”和“道一教”等教派。 在道一教观附近,杜布被一位穿着道士服装、看起来有些仙风道骨模样的先天武者男子拦住了。 “这位信士,”那位男子挥舞着手里的拂尘,对杜布揖礼,然后继续道,“至上天师,庇佑众生!想务庇佑,只需十文!” “你的意思是,需要我捐助十文钱,就能获得庇佑?” 杜布停步问道。 如果只要十文钱就能得到庇佑,那这价钱似乎太低了一些。 —— “是的,信士!”那位男子说道,“贫道名叫‘施一文’,正是本县‘道一教’的街头劝募师,刚才所说,童叟无欺!” “‘施一文’?你这名字倒是取得好!”杜布笑出声来,然后继续问道,“我捐助十文钱,就能免除灾荒、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有病除病、延年益寿么?” 听到杜布提出的问题,施一文摇了摇头道,“这位信士,你的要求太高了! “十文只是门槛价格,帮助免除遭受天打雷劈、出门被车撞死、走路被蛇虫咬到、骑牛从牛上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事件,我‘道一教’将给予一百两银子的道门慰问金,从而帮助你摆脱困厄,恢复正常生活状况。” “如果我是要求免除灾荒呢?” 杜布问道。 “这位信士,”施一文道,“现在我‘道一教’提供的‘免灾祈福’服务不止上面的这个价格了,而是需要十五文钱。 “当出现灾害的时候,我教将在为期一个月的期限内,给予足够的饮水和基本的食物保障。” —— 在杜布的追问下,施一文回答说,如果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那么各个信士就需要自寻出路了。 至于在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有病除病、延年益寿等方面,“道一教”亦提供“求财祈福”、“有病祈福”、“求子祈福”和“延年祈福”等项目服务,而收费则要高出许多,并且还分档次。 “求财祈福”分成“畜财祈福”、“农财祈福”、“货财祈福”等项目,如生育更多的畜牲、鸡能下更多的蛋、植物生长良好、货物不被偷盗等,并为此而需要澄清所求者为何,并且所求范围之大小,然后再确定有关的祈福价格。 “有病祈福”分为一般情形下的“健康祈福”和已经患病情况下的“除病祈福”,其中前者只要十二文,而后者则需要结合病情的情况,进行分档次的捐助。 “求子祈福”的情形亦然。如果是平常的“求子祈福”,只需要十两银子;而在长久未生下的“求子祈福”,则需要十两银子。 祈福者如果一次生出了双胞胎,则要补给“道一教”十两银子的差价。 当然,如果生了三胞胎,这样的差价就会增长到二十两银子。 —— 在街头与施一文这位“道一教”的街头劝募师聊天半晌,杜布明白了,这“道一教”的传教和服务信众的方式还与自己所想象的颇不一样。 他最终还是花费了一百文钱、即一两银子,购买了为期十年的祈福券,从而帮助自己免除遭受天打雷劈、出门被车撞死、走路被蛇虫咬到、骑牛从牛上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就此,杜布倒不是真的相信什么,而是施一文与自己交流半晌,自己总要有所表示。 毕竟,别人在你身上花费了功夫,你就必须有所回报。 离开了施一文后,杜布又遇到了“克罗斯教”和“博乐德教”的街头劝募师。 进一步的了解后,杜布得知“克罗斯教”以劝解人们以出家为业,而“博乐德教”则推崇人们在家居住,养儿育女,承担有关养儿育女、敬重父母的责任,并且通过削发的试,来表明自己勇于并且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心志。 就此来讲,“博乐德教”和“道一教”一样,还是具有俗务的倾向。 实际上,这两家宗派都提供“求财祈福”、“有病祈福”、“求子祈福”和“延年祈福”等服务,并且服务同样区分档次,看来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另一方面,“克罗斯教”则与“儒犬教”一样,反对人类的俗世生活,主张出家修行。 —— 通过与四大教派的接触,杜布对他们的教义和运作等基本情况有了一些理解。 这些教派抱负不小,但能力有限,并且还挺斤斤计较。 所以,凡人们要想将要幸福寄托在这些教派身上,从整体上讲是一种浪费银子的选择。 为此,杜布来到了“和畅县衙”门前,想知晓知县衙门对于灾民是什么态度。 县衙面积不小,有一个偌大的广场。 广场中央,有一处偌大的关于“蔡九歌”的雕像。 而县衙内包括临居牌引办理、诉讼审办、田赋税务、缉盗除jianian、文教农牧、医官医药、阴阳学训、道博克儒等职司。 进出各部门的县城民众不少,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