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四章 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求票】 (第1/2页)
第557章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求票】 在塞琉境内,战争从昨日深夜开始,就爆发了。 位于赛琉驻扎的罗马第五军团率先出击。 罗马人的目的,是想东进,吃下落在汉军手里的帕提亚国境。 第五军团长哥比略用兵审慎,他率众被汉军阻挡在塞琉国都安条克,已有旬月,难以寸进。 这一次,他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当第五军团出击,汉军的浑邪部,遂成为拦路虎,堵在其东进的道路上。 两军在新月沃土,对峙交锋。 汉军在这一区域的主力,有两万西匈奴轻骑,近三万重组的帕提亚附庸军和汉军本部兵马掺杂。 差不多五万大军,列方形阵,兵戈指天。 罗马人以重装和轻装步兵,骑兵,穿插混编,以五千人为一个大型阵列。 站在最前边的,是皮革装甲士,穿青铜胸甲,拿着蒙皮的铜盾。 部分王牌军团,头顶的帽盔上,会顶着大约十寸左右长度的鲜艳羽毛。 他们的武器是剑和矛。 第二排的步兵纵列,穿的是比第一列更轻的锁子甲,善于突进和阵列的移动变化。 第三列则是重装步兵,穿板甲,矛更轻,善突刺。 这三种分级外,还有轻装步兵和骑兵,互为配合。 罗马人的中间是方形阵,两列则如同雁翼般张开。 他们的作战方式相对灵活,多兵种配合的好处,是没有明显的短板。 当整个队列开始推进,如一只雄鹰展翅。 罗马军队,并不是常胜的劲旅,但他们的韧性非常好,败而不馁,能在失败中快速重整旗鼓。 历史上,和罗马比邻的几个国家部族,几乎都战胜过他们,但又都败于他们之手。 震耳的鼓声中,两方队列正面冲杀。 西匈奴的轻骑依仗灵活性,犀利的攻势,与其他浑邪部兵员配合,接战后不久,便奠定了优势。 但很快被罗马人适应。 他们的混合军团,更擅长兵众的配合,旋即展开反击。 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依靠的安条克城方向,兵马源源不断的赶来,其数量远超汉军之前的预估。 除了投入对垒的五万军,他们在安条克城内,囤积隐藏的兵员,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也就是说有两万以上精锐,是汉军预计外的兵马。 这足够成为左右战场局势的关键。 罗马,议会大殿。 大元老,新任执政官马略,都通过神力投影,在隔空观战。 “大元老事先安排了一支队伍,藏匿在安条克?” “嗯,刚过去的一个月,利用我军在安条克出入巡防的队伍,迷惑汉军,逐步增加城内的兵员数量,为此战囤积胜势。 汉军即便有最精明的探子,也不可能掌握我们每次出入城池的兵马数量。”大元老说。 殿内众人立即明白过来。 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每次巡防的队伍出城,回来都会多上稍许,以此来不断递增他们在安条克的兵马。 毕竟塞琉往西的区域,是罗马人的地方,想往安条克增加兵员储量,汉军不可能防得住。 此时从安条克杀出来的兵马,就是这么来的。 敌我两方,从凌晨厮杀到天亮,仍不分胜负。 两方在交战过程中轮战休兵,调整后再战,如是反复,对兵员体力,耐力的要求极高,非精锐早就败下阵来。 整个战场宛若血腥的绞rou机,不断有人倒下,又有人调整重新加入。 厮杀延续到午后,战场上方精气狼烟如血,浓的化不开。 经过半天的厮杀,敌我死伤之重,地面被鲜血铺满,处处猩红。 残肢,尸骸,死亡充斥。 汉军负责领兵的浑邪王,两次亲自带兵冲阵,希望能击溃对手。 但汉军本就兵员紧张,罗马在安条克事先藏兵,数量比汉军多了倍许,已有了占据上风的趋势。 浑邪王传出求援的消息,可最近的张次公部也被另一侧的第三军团兵马缠住,同样血染战场。 大汉,长安。 皇帝从早朝下来后,同样在隔空观战。 书房里还有宗室,及部分九卿级别的重臣,也都来随同观战。 他们已习惯了汉军的胜利,看惯了汉军在战场上碾压对手。 但眼前这一战,对方不断增加的部众数量,战斗的惨烈程度,都让汉之众臣,宗室感到意外。 “冠军王呢,为什么不见出现?” “这一战怎会如此惨烈,折损这么多兵员。” 群臣,宗室众人,脸上都有惊色。 从凌晨杀到次日午后,仍未分胜负,让这些观战的大臣,首次想到一个问题。 汉军……会不会输? 此时,战场上汉军有一支增援兵马到来,酋涂王率领队伍,八千余人加入,帮汉军稳住了阵脚。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安条克城内,也有对应的兵马再次出现。 安条克城隐匿的兵马数量,到底有多少?! “一座城池,怎么能藏这么多兵员?” “大元老还用了其他手段藏兵?” 罗马为此战投入的兵员,和大元老的安排一样,深不见底。 不断有新的兵员出现。 罗马的议会大殿,马略以手肘撑住长案,手指轻轻剐蹭着下巴,道:“大元老在战前,利用特殊手段,往安条克运送了一支完整的兵团? 汉军以为自己在面对的是第五军团,其实有两个我罗马的军团,在城内驻扎?” “你的判断没错。” 大元老道:“霍去病前段时间返回了东方的汉,不在帕提亚,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