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遥遥无期和遥遥领先【求票】 (第2/2页)
他四五个将领。 曹襄和韩说的身份,都不简单。 曹襄是宗室直系,他母亲就是平阳公主。 他还是开国功勋,高祖皇帝亲封的平阳侯曹参的玄孙,皇帝刘彻的外甥,平阳侯曹寿的儿子。 其身份之显赫,可见一斑。 也只有他的身份,敢在现在这种时候来西线。 曹襄时年才二十四岁,生的颇为英武。 历史上卫青亲自带过他上战场,从漠北之战就出道,得过些功勋。 武帝也有培养这位外甥的意图,只是资质所限,始终没有太高的成就。 不过他也修行兵家一脉,熟知兵理。 他身边的韩说亦是兵家宿将,曾在边军任将领,有很丰富的战场经验。 韩说还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 他的哥哥韩嫣,早年是皇帝做胶东王时的同窗,与皇帝的关系很亲近,经常同吃同住。 只是后来得罪了太后,被赐死。 但韩说还是凭祖上关系,有了不少机会,同样跟随卫青屡次出击过匈奴。 他随曹襄过来,是平阳公主,宗室亲自出面挖角,给曹襄铺路。 平阳公主只这一子,近来给卫、霍传出和解的信号,想给儿子减少阻力,也是原因之一。 毕竟当下卫霍两人在军中只手遮天。 平阳公主给儿子铺路,想获得武勋,也绕不开两人。 “张将军,我汉军战无不胜,和罗马几次交手,亦都全胜,为何这次要固守? 依我看,不如主动出击,趁他们阵脚未稳,打几次突袭,以震慑敌军,提高士气。” 曹襄头戴将冠,长方脸,手握腰间的剑柄,眼神锐利,气势逼人。 复陆支轻哂道:“罗马兵势强盛,过往几次能胜,是因为大司马亲自在前线指挥。你当自己是大司马了,有必胜罗马的把握?” 张次公暗叹,复陆支还是忍不住在下绊子。
他故意激将曹襄。 而曹襄的身份,是有资格不听张次公命令,自行出击的。 他这次来领的是监军的职务。 他要耐不住激将,非要出去突袭罗马人,带来的战败讯息,或可让皇帝提前解除霍去病的禁足,来西线统兵。 关键是这几年汉军的战绩辉煌,给长安一些人的错觉就是汉军出击,出击就能胜。 用兵的警觉性,在全面击溃匈奴以后,对一些人来说,就一直在下降。 更何况如今国境的广袤程度,有些人甚至觉得,输个一两次也没什么大不了。 曹襄得宗室全力支持,又是皇帝的亲外甥,过来后数次建议出兵。 复陆支,赵安稽,姚招则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曹襄过来才两天,已经被他们塞了好几只小鞋。 曹襄都被小鞋塞蒙了,贼挤脚。 他也才二十多岁,火气正盛的时候,怒目对复陆支道:“你别以为是大司马的人,我不敢对你怎样,你说话小心些。 我曹襄是上过战场的,我走到今日不靠任何人,你是中郎将,我也是。 大司马用兵如神,我同样钦佩,但不代表别人就不会打仗。对手扎营时,奇袭撼其军营,有什么错? 兵策云,敌之不稳,雷霆出击,断其士气,难道不对? 我们有此坚固的军塞做依靠,进退自如,对罗马人何惧之有?” 复陆支深鞠一躬:“我等都是些粗汉,曹大中郎将熟读兵书,说的极是,请你出击。等你得胜归来,大家伙为你请功。 你只靠自己,若能胜罗马,我们都服你。” 曹襄怒火上冲,眉头紧皱。 张次公心里也有算计。 曹襄要是经不住激将,真统兵去打突袭,张次公就准备暗中出兵,顺势利用曹襄,韩说打前锋,牵制罗马,给其余汉军制造机会。 张次公嘴上叮嘱复陆支别使绊子。 却也站在复陆支这边,道:“我们有军令,不便出营。 不过曹中郎将你身份不同,不靠任何人,又熟读兵书,说的确实没错。” 一边说曹襄身份不同,一边强调他不靠任何人,明里暗里的指出他靠关系上来的。 曹襄差点气拉了,转身就走。 他还有些城府,没当场发作,下了城头才对韩说道: “在长安时,就听说霍去病手下尽皆骄兵悍将,谁都压不住他们,果然是。我定要叫他们知道我曹襄非是依靠阿母、舅父才能统兵征战。” “他霍去病不也是依靠舅父养大,才得了领兵的机会吗?” 十二月中旬,西线大军对峙。 曹襄终忍不住深夜带领跟他一起来西线的重骑,悍然出击,奔袭罗马人。 长安,入夜后,灯火阑珊。 冠军王府后宅,花团锦绣。 刘清想在修行上压白南妤一头,最近让霍去病给她体内诸窍加持灌输修行之力,力量提升的极快,晚上聚在一起家宴后,便忙着去修行了。 霍去病从卓青珂那,来到白南妤这里。 白秘书正在修行当年她教给卓青珂的身毒秘术,展现出惊人的身体柔韧性,轻松一字马。 …… 深夜。 霍去病从榻上起来,穿上配甲。 白南妤的眼睛睁开一道细缝,慵懒道:“王爷这个时间穿甲外出,要和人动手?” “嗯,出去活动活动。”霍去病道。 白南妤撑起身子:“我也想去。” 霍去病去的地方,带上她说不定有意料外的用处:“那你起来穿好衣服,带你一起去看看。” 白南妤欣然起身。 夜色深暗。 亚欧交界处,罗马的军营里,第一军团的将领脸露杀机:“就知道汉军会忍不住,果然来了!” Ps:求票,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