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大汉双璧双半圣【求票】 (第2/2页)
br> 当前罗马所有精锐,都抽调在前线,准备和汉军死战。 霍去病釜底抽薪,与执政官马略里应外合。 当晚就有命令下达到罗马前线,调兵遣将。 还有一封马略的手书,送给了前线统帅,第一军团长尼萨。 尼萨看后眉头大皱,不明白这时候马略为什么忽然让他回罗马一趟。 前线怎么办? 不过尼萨看后还是决定遵从马略命令,连夜做出安排,然后启程返回罗马。 夜色深邃。 汉军的驻军大营内,霍去病走进卫青的大帐:“舅父。” 卫青坐在灯火通明的帅位上,低头看图。 他看的是整个汉境的地图,在考量接下来可能面对的战局。 霍去病从离开皇陵那一刻起,两人就一直有联系。 最新的形势,不需要交流,彼此都知道。 卫青面前的地图上,标注着两条猩红的战略线条,一东一西。 大汉东侧海域的大和岛,一旦开战将是威胁神州的最佳战略位置,西族必不会放过。 而大元首和仙妃在西方布置百年,能利用神殿,快速往来埃及和罗马,也不会错过从这里发兵。 所以两向都要做好准备。 “这么大的疆域,不论如何防御都有漏洞。”卫青眉头紧锁。 霍去病入座后道:“抓紧时间打造好外围防线,让周边各属国协防,这也事关他们自己的生死。 如果有必要,壁虎断尾,牺牲掉这些外围国家,护我汉人无恙。” 卫青点点头,兵家心性,杀伐果断,有取有舍。 关键时候自然是先护持自己千百年生存的山河土地和百姓。 “接下来的交战,以守护我汉土为主,东线就比西线更重要。我们俩谁回去守东线?”卫青问。 “跑来跑去的事,当然是外甥服其劳,我回去。” 霍去病是兵家半圣,更适合去东线与西族死战。
战争的重点也会在东向爆发。 那里离神州更近,必是西族首选。 而在西线和马略里应外合,一场大胜唾手可得。 卫青留下统兵,获取气运,便有望破关兵家半圣。 当下的局势,达到半圣才有自保之力。 随同霍去病一起出现在卫青大营内的,还有影子。 他的身形从虚幻中化出,参与到卫青和霍去病的商谈中。 从霍去病回皇陵开始,影子就来到了卫青的大营,防备变故。 大汉最好的这几位兵家再聚,一起商讨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近段时间一直在随军的董仲舒和道尊,也很快赶了过来。 “影子在西线,待舅父破罗马后,不管舅父能不能突破半圣,都要立即回长安。 除了陛下,长安至少要有两位半圣坐镇,才能稳定中枢。” 一行人商议的结果是开战后,董仲舒和影子返回长安。西线以道尊和卫青为首,理想状态是卫青能突破半圣。 东线则只有霍去病自己。 算上借尸还魂的兵身,他自己就是一座半圣军团。 而他们暗中最强的助力则是祖龙,随时能支援任何一处的战局。 皇陵内部以上将军,守陵人为首。 当前的战局,必须要和西族有过正面交锋,硬碰硬的交过手,对他们发动的兵潮有所了解,才能针对性展开后续的布置、反击。 霍去病在卫青的大营,密议到天亮,又通过传送阵,赶回了长安。 接下来的局面,东线沿海的漫长防线,是重中之重。 卫青让霍去病得力的下属,复陆支,赵安稽,陈庆,赵破奴,姚招,赵充国,仆朋,高不识等人皆随他一起,逐一传送回长安,去东线调整防线。 那个小传送阵,一次最多能传送两人,且有传送时限,无法传送大军。 冠军卫和五千精锐禁军老卒,被霍去病装入神府一部分,数次往来,转运回到了长安。 时间进入三月初,霍去病忙的马不停蹄,在东线日夜奔走。 大汉风声鹤唳,厉兵秣马,已然做好战斗准备。 在西线,卫青连日用兵,逼近罗马本土。 马略按约定,出来演戏献降。 接近大半个月的时间,排除异己的过程中,国内反对马略者,多数已被清除。 罗马连战皆溃,死伤惨重,对汉军的畏惧与日俱增。 汉军兵临城下,若不降,就有灭国之危。 所以此时在罗马人心里,虽然和大汉积累了很深的仇怨,投降的阻力却不大,大多数人同意投降。 卫青杀溃罗马,接受罗马献降。 这是破国的兵锋,最养兵家气运。 沉淀数日后,三月春暖,万物生机勃勃,卫青行功时,便感觉体内有一股力量澎湃涌动,隐然有感,生出突破的征兆。 东线东海郡。 连日忙碌,构建防线的霍去病,到此刻才得了些空闲,打算整理下杀女帝所得。 不知是不是越阶击杀女帝,又或者她一族之首,是真正的‘仙魔’层次,格外重要。 那一晚杀女帝后,古井连续升起两枚淡金符号,抵得上一场大型战争。 关键是还有一枚从未见过的血色符号,其内仿佛蕴含尸山血海,暗藏一股杀气兵锋,浓重至极。 霍去病准备研究下这些所得,同时好好看看秦皇最后一卷手书的内容。 下午。 东海郡的大营内,白南妤莲步轻盈的走进房内:“王爷。” 霍去病从识海收回念头,忽然生出一种很清晰的感应,往西眺望:“舅父突破了!我大汉终于有了两位兵家半圣!” Ps:月初求票,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