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 舍我其谁!【求票】 (第1/2页)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正文卷第六百四十八章舍我其谁!【求票】画面里出现的是一座‘山’。 由无数头颅垒砌的山峦,血腥至极。 筑京观,最早出现于烽烟四起的春秋时代。 那时晋楚交战,楚国大胜,为了威慑其他诸侯,楚国将晋人的尸体垒砌叠放,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尸山’。 这一举动确实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即便它很残暴。 但各诸侯国并未明令禁止京观,反而越行越盛。 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辈出的时代,意味着悲壮的战争史,“英雄”是踩在敌人尸骨上得来的。 史书上,“京观”一词背后是数之不尽的尸体,令人心惊胆战。 胜利者把敌人杀光,用尸体或头颅集中排列,有时还会以泥土加固,做成一堵墙,称为“京观”。 京,高丘也;观,阙型也。 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古之战场所在有之。 霍去病身经百战,但只在杀匈奴人,杀大和人,抬棺入大月氏王都时,杀大月氏筑过京观。 这是第四次。 四次的对手,皆和大汉有血海深仇。 外族侵汉,侵秦,侵略神州大地,筑京观以慑敌。 战前霍去病就下了严令,杀西族不留首,以头颅,尸体筑京观。 白骨成山,就放在获胜的战场上。 尸首分离。 为了防止疫病,会举火焚烧,但最终烧剩下的白骨仍堆砌在那,不许擅动。 从长安书房的画面里看去,冲霄的血气,戾气,充斥草原。 全是累累尸骸,鲜血。 画面放远,仍有西族溃败的部众,在四散逃逸。 汉军在后方策骑追逃。 另一侧,是成排被压跪在地的西族,有刽子手一排排的砍头,鲜血从断头处溅出,窜起数尺高。 砍头的地方,血浆积累出一片片血洼。 仍不断有西族被抓逃,押送过来斩首,然后焚烧垒砌尸骨。 皇帝显化的画面不断升高,能看见战场的四个方向,一座,两座,共四座京观。 还有更多的西族在散逃,战火持续! 西族部众已被冲的队形散乱,没有将帅的统领。但毕竟战斗力强悍,分散的小队仍在负隅顽抗。 庄青翟呆看着画面。 这一战杀了多少人?! 这么多人身死,就算不通兵法,也能看出不是对手在用计,否则不可能用这么多人去填。 汉军杀敌数万,十数万,对任何一个部族来说,都是对方的大溃! 汉军的大胜! 庄青翟看着画面里的情景,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既惊栗于画面中的血腥残暴,又不禁生出一种骄傲感。 看啊,那就是我大汉的军伍,敌人数量更多,占据兵马优势又如何,还不是被我军杀溃! 想到外族来袭,上一战惨死的汉军,愈发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对敌就该如此,扬我汉威。 神州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受过无数外族的觊觎,侵略,但始终屹立不倒,民族的核心凝聚力仿佛篆刻在血脉的最深处。 犯汉者,必诛之,以儆效尤! 其他文官站在一旁没说话,但也是心神皆悸,脖颈上的汗毛不知不觉间竖起。 杀得好! 当然,也有觉得杀戮过重,不忍细看的,甚至想进言,劝皇帝让冠军王止杀。但也知道眼下不是时候,嘴唇嗫嚅,没敢吱声。 皇帝微微眯着眼,盯着画面里的战场。 他登基之初就定下宏愿,毕生所求,就是将大汉建成四夷宾服的强大国家。 数年来,汉的国力不断提升,比皇帝期盼的要更好。 他的眼神盯着画面,脑海里却是掠过记忆中的一些事情。 汉建国之初,尚不如匈奴兵锋鼎盛。 匈奴单于对吕后的书信侮辱,吕后委屈求全的回应,被迫和亲以换取发展的时间。 所有的忍让,都是为了能让自己强大起来,不再受任何人的威胁。 兴汉大任,舍我其谁……皇帝环视众臣:“去病所行,深合朕意。众卿可曾看清楚,看明白了?” “臣看明白了。” 庄青翟脸上露出羞臊之色:“是臣错解了兵书,多余担心了,冠军王是真胜,臣判断有误。” 群臣一起躬身,表示此番来谏言错了,羞愧无地。 刘彻道:“庄卿学问是好的,善读书,那就将学问做好,将读书的学问传给太子。” 庄青翟垂首道:“臣领命,臣告退。” 一干文臣退走后,皇帝便取出同心莲叶:“去病,此战打的好。以你观之,后续战况当如何?” 霍去病已经回到上谷郡的边关,正站在城头。 下方是潮水般分流而出,往四面八方出击,和西族缠战追逃的汉军。 “西族的兵众数量,不可能一战而溃。” “他们不会服气的,还会增兵与我们再战。但他们拥有的船舶数量,限制了他们往来运送兵马的速度。” “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积蓄力量,这段时间可以好生利用。” “西域是饵,若能冲击西域,他们最想获得的血气,便可迎刃而解。臣等设下引西族入草原的战略时,便判断出他们的首要目标会是西域。” “若能得西域,他们就能破局。”霍去病说。 皇帝颔首:“他们和当年的匈奴一样。当时朕让你们先打河西,占河西,便占了和匈奴交锋的主动权!” “如今也一样。” 霍去病:“西域就是悬在驴嘴前边的草料,诱着他们往前走。西族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打算,持续派兵进入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