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主动出击(求订阅!)  (第2/3页)
兴起要摸鱼,叫上宋佳,两兄妹拿个手电筒去了河里。    “哥,哥,这里有一条胡子鱼,藏在草里面好大哇!”    忽然,宋佳猛喊他,嘴里传出来的都是兴奋劲儿。    卢安轻手轻脚疾走过去,打眼一瞧,嚯!可不是好大么,起码四五斤重,一条大鲶鱼。    “这应该是哪个塘里跑出来的,只是可惜了,是条鲶鱼,我不爱吃。”    接着他抄起网把鱼逮住说:“不过可以送给大姑,她家天天喊人帮工,需要菜。”    宋佳也不爱吃鲶鱼,读了几句书,课本上说它脏。不过大眼珠子还是充满了好奇,实在是太开心了,开门红。    这年头河里资源丰富,鱼虾多,只要手脚勤快,出门就有收获。不过河里的人也多,这不,没出300米就碰到了魏方圆和她爸。    “啧,魏叔,你们还捉了一只团鱼啊,这哪里捉的?”    看到两斤多的团鱼,卢安伸手查看一番,腹部白里透红,很好的品相。    “这是刚在田里捡的。”    老支书笑得合不拢嘴,还发出邀请:“明天杀只鸡炖了,喊你来吃。”    “诶,好。”卢安应得爽利,他着实眼馋。    再说了,去老支书家蹭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什么可客气的。    河面宽,接下来两家人一家一边,就这样说着话摸着鱼,沿着河道干到下半夜才收工,两家的提桶都快满了,中间歇了好几次才到家。    分开后,支书问女儿:“卢安志愿填的哪?”    魏方圆说:“南京大学。”    支书自言自语一声:“那在金陵啊,你们离得蛮远的,以后想见面不得难咯。”    魏方圆抬头瞄一眼老父亲后背,瞬间明白他打得什么主意,没接腔。    见闺女不表态,支书暗暗叹声可惜,也没再提。想当年卢安母亲那可是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呢,如今就算过世好些年了,可老支书对其长相还是印象深刻。    今晚摸鱼有点累,卢安往身上浇几桶凉水,倒头就睡着。    一觉醒来,他好像迷迷糊糊又做了一个梦,梦的上半程是孟清池,下半场就换了女人。    偏头想许久,也没想清楚后半场的女人是谁?    有点像刘荟,还有点像俞莞之。太折腾人了,这两女人的身子骨自己都没碰过,不然肯定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    低头瞅了瞅大裤衩,哎哟,这份量都可以用来做奶油雪糕呢。重新换上衣服,他又要去洗澡,该死的青春期,这身子是真想女人了。    洗完澡,卢安心乱乱地跑到对门小卖部打电话。    一接通,孟清池就问:“小安,今天怎么这么早给我打电话?”    卢安一顿cao作猛如虎:“思念如山,思念是水,昨晚梦到你了,就打个电话听听声音。”    孟清池莞尔,却静默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茬。    一个年纪正盛的男人,大晚上思念自己,能是什么好事?她不用想也知道,或者说不敢去深想。    不过两人到底是太过熟悉,山不转来水在转,这话题死了那话题又活了,倒也不至于冷场。    当然了,这主要还是归功于卢安脸皮够厚,几句话就把电话那头的谈话欲激了出来。    那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门口,嗑着瓜子,眼神带笑又寒碜地看着他。    卢安赶紧找个理由挂断电话,问:“那娟同志,你这是咋了?是不是看了不该看得东西,眼睛长针眼了?”    那娟呸掉瓜子片,吐出三个字:“孟清池?”    卢安眼珠一溜,“你听错了,孟清水。”    捡起柜台上的5块钱,那娟望着他的背影出神,难道自己真的听错了,是孟清水?不是孟清池?    好在她是一个文化人,性子天生不爱八卦,倒也没放在心上。    回到家,卢安立马做了一个决定,给家里安装一个电话,不然他娘的没点隐私可言。    他刚才倒是想过用英语打电话来着,可那娟她就在外交部实习啊,瞒不过她。    他甚至还荒唐地想,要是自己提前泄露了消息,回头把这女邻居给收了,天天跟她学外语,天天教她做头发,天天让她口腔溃疡没心思八卦。    碎碎念地腹诽一番,卢安拿把菜刀,开始帮着大姐清理昨晚弄回来的鱼虾。    卢燕说:“这么多我们吃不完,我等会熏一下,你给梦姨她们带点下去。”    “成,孟叔爱吃时光皮和马古龙下酒,我们把这些都尽数挑出来。”    忙碌了一晌午,中午卢安带一瓶酒去支书家蹭饭。    两斤重的团鱼加一只老母鸡,里面掺些人参片,再配几个小菜,几个老少爷们甩开膀子就在桂花树下喝了起来。    支书说:“我这颗四季桂有人出80块钱,我都不卖。”    卢安抬头望了望,磨盘大,枝丫遒劲有力,很有型,支书这些年没少打理,“80钱少了,叔你要是卖,我出150。”    魏斌说:“出再多钱也不能卖,长成这样不容易,这可是我们几兄弟的记忆。”    卢安也就心里说说,这年头桂花树稀有,再过个10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