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一瓶也没卖出去啊  (第1/2页)
    李文谦走后不久。    周启便从吏部将武华年的生平信息给取了回来。    “陛下。”    “武华年这些年的履历,还有卧龙县的账目详情都在这了。”    周启将东西全部摆在李安民面前,然后道:“陛下,可还有别的吩咐?若没有,老奴就去给陛下张罗酒水的事去了。”    “等会再去吧。”    李安民指了下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道:“朕这里堆积的政务有点多,你把这些履历念给朕听,顺便你也可以了解了解这个人。”    “哦,好。”    周启也没多说什么,拿起武华年的履历便开始念了起来。    “武华年,生于永昌十三年,青州,卧龙县人。”    “父母皆死于战乱,从小无依无靠,靠乡亲父老接济度日。”    “十七岁时,突然报考乡试,并且顺利考中举人。”    “贞德二年参加会试,中进士科甲榜第六名,随后申请回乡任……”    “等等!”    李安民打断了他的话,皱着眉头道:“他生于永昌十三年?他贞德二年就考上进士了?”    “是,上面就是这么写的。”    周启说到这,也顿住了,低头仔仔细细又将履历看了一遍,心中的惊讶之情无以复加。    永昌十三年到贞德二年,不多不少,正好十七年。    这个家伙,十七岁就考上进士了?    要知道在当代,不知有多少人都过了花甲之年也没能看见会试的大门口。    可这家伙竟然在十七岁的年纪,就考上了进士,而且还是甲榜第六名。    李安民眯缝了下双眸,嘴角也缓缓挑了起来:“天才,果然是天才啊!”    “十七岁就高中进士。”    “纵观我大乾历史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啊。”    李安民摆摆手道:“继续念下去!”    “是!”    周启刚想继续述说,忽然顿住。    “怎么了?”    李安民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没,没了。”    周启抖了抖手里的小本子。    “那就念卧龙县的账目吧。”    想到卧龙县那丰饶的田地以及大量的商户,李幼安便不禁期待。    以卧龙县的规模,究竟得给自己贡献多少税收?    “青州东部,卧龙县。”    “在籍人口两百三十六户,共计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在籍商户两百六十九,贞德八年产出税收,六百七十八两六千二文!”    “在籍田地,六千两百余亩,贞德八年产出粮食,一万八千一百六十五石……”    说到最后,李安民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僵住了。    李安民抬眼看着周启,道:“你确定你没拿错?这真是卧龙县的账本?”    卧龙县。    在籍人口两百三十六户,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这特喵是糊弄鬼呢?    光是他们在卧龙县早市看见的就要远超过这个数字了。    而这就更别提,什么两百六十九个商户了,这就纯纯扯淡一样。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是挨家挨户查过的。    光是卧龙县那条中央大街上,就得有七八百间商铺。    这东西就算是拿来糊弄鬼,鬼也不相信啊。    见李安民那阴沉的脸色,周启吞了口唾沫道:“是,这些都是户部记录在案的,直到现在卧龙县都被划归在贫困县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