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_第七百四十五章投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五章投资 (第2/2页)

项目经营起来,到时候您可以根据我们运营的成果再决定投资与否。”

    徐良对FMG的投资,很顺利的通过了澳洲证券交易会的审核。

    “贪婪是个好品质,过度的贪婪可就不是好事了。2亿澳元?”

    “多了,多了,往左边一点。”

    “好的。”

    ――

    安德鲁下车后,看着面前在阳光下耀眼夺目的奇夫利大厦,眼底露出一丝羡慕。

    在这个年代,1亿澳元可不是小数目。

    安德鲁端起茶杯,“徐先生,我非常喜欢华夏的茶叶,不仅味道绝佳,而且非常有益健康,简直是上帝的恩赐。

    徐良微笑道:“请坐吧。”

    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来后。

    安德鲁弗雷斯特大喜,“徐先生,你放心。FMG绝对会成为您所有投资中回报率最高的存在……。”

    徐良笑着挥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哥,你贴歪了,再往右边一点。”

    “徐先生。”

    而且我已经拿到华夏八家钢厂未来10年,总计9400万吨的铁矿石供应协议。

    “徐先生,1亿澳元太少了。FMG公司的市值虽然只有4500万澳元,但我们账上有3900万澳元的预付款,同时也拿到了澳新银行、PEP3000万澳元的融资。

    徐良看着面前神色诚恳的男人。

    “今年你还回老家过年吗?”

    “晓阳还在月子里呢,我怎么可能回老家?”

    “这是我上次在华夏买的特级大红袍,卖给我的人说这是第二代大红袍母树出产的顶尖红茶,我对这方面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借花献佛,送给徐先生。”

    “家和万事兴,家和福满门。不错。”

    看老爹颇有几分严肃的神色,徐良心中一动。

    而您也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所以,1亿澳元就是他投资的极限,2亿澳元太多了。

    这是对我们价值最好的肯定。”弗雷斯特道。

    作为澳洲悉尼金融城最顶尖的5A写字楼,能在这里办公的都是顶尖的大公司。

    不需要您出太多钱,只要1亿澳元就能在未来五年内获得十倍的回报。

    在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徐良乘坐鲲鹏号飞回了华夏。

    看着言之凿凿的弗雷斯特。

    上次去华夏出差,我就买了很多。”

    所以徐家有不少人加入了白党,也有不少人加入了红党。

    “是啊。”

    又在徐梦的指挥下,把对子、萝卜钱等全部贴好,这才端着浆糊回家。

    找到的概率很大。

    “总有一天,FMG也会成为这样的存在。”

    如果不是看了FMG的资料,还真容易被他绕进去。

    这些年做投资,他看了太多初创公司的资料。

    “弗雷斯特先生,我在全球金融风投行业还算有些地位。有我背书,FMG公司无论是融资,还是在华夏推销铁矿石都会更容易。”

    徐良接过来看了一眼后,放到了安德鲁弗雷斯特面前。

    我们有足够的资金运作FMG的项目。”

    “我拿到了不少华夏合作客户的预付款,而且也有很多私募愿意投钱支持我们。所以只需要一亿澳元,就能够撬动整个项目。

    FMG公司也正式向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提交了重大股权变动通知,申请暂时退市。

    “徐先生……。”

    “谢谢。”

    当初在阿纳康达镍业,他只持有12%的股份,其它的都拿出去融资了。

    “这样?”

    “现在FMG公司的市值,应该有4500万澳元了吧。”

    两人经过一番拉扯后,双方各退一步。

    作为顶尖的大家族,两面下注是基本cao作。

    所以只要价格合适,股权都可以卖。

    “弗雷斯特先生,这是上次你给我的资料。”

    性质不一样。”

    双方各自请来律师,签订了合同。

    徐良笑道:“想要把你说的铁路完工,1亿澳元可远远不够。”

    我来担任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你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全权负责FMG公司的管理。”

    虽然他判断FMG公司极具潜力,但也不是没有失败的可能。

    FMG公司算是他认为未来会比较不错的公司。

    从板凳上跳下来,打量了一下。

    起码安德鲁弗雷斯特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商人应该具备的禀赋,FMG公司也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就足够了。”

    公司股价从每股0.45澳元,暴涨近十倍,达到每股3.8澳元,按照FMG公司1亿的总股本,市值达到3.8亿澳元。

    收下礼物就代表着接下来的谈判有成功的希望。

    口口声声不想被别人误会,为他着想,只要1亿澳元的融资。

    红党这边及时把上面的一些政策传回来。

    所以,徐家主脉赶在划定成分前,把家里的田产卖掉了一部分,把剩下的田产和房屋平均分给了所有徐氏子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