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_第149章 龙颜大怒,素质二连(五千字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龙颜大怒,素质二连(五千字章) (第1/3页)

    第150章龙颜大怒,素质二连

    心病来的快,去的也快。

    黄知县第二就能下床了。他先劝走了在县衙外聚集的百姓。随后主动找到了常风深谈。

    常风通过这件事又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能以貌取人。

    身型肥胖的官不一定是贪官。

    体态清瘦的官不一定是清官。

    用徐胖子的话就是:“胖子怎么了?胖子又没吃你家大米。”

    后衙客厅。常风与黄知县对坐喝茶。

    常风关切的问:“黄知县身体如何了?”

    黄知县道:“老毛病了,无甚大碍。让上差见笑了。下官时候让狗咬过。从幼年起胆子就。”

    片刻后,黄知县知道自己失言了,连忙道:“啊,我不是那个意思......”

    常风一笑置之:“无妨。锦衣卫本就是皇家豢养的恶犬。”

    “黄世兄,有件事我还要请教你。为何各地的官仓都是满的?”

    黄知县答:“各地官员从收购百姓存粮上已经能够赚的盆满钵满,无需再打官仓的主意。”

    “譬如圣旨规定下等县应囤粮五千石。他们花了买五千石粮所需的官银。实际收粮数应该在八千石左右。”

    “黑心一点的可能实收一万石。多收的粮,自然就流入了一层层的地方官、吏、役手郑”

    常风若有所思:“也就是,囤粮的圣旨得到了落实。官员们也赚得盆满钵满。唯一受损的就是百姓。”

    黄知县答:“正是如此。有句话出来可能不太好听。算了我还是别了。”

    常风走到黄知县面前,亲手给这位好官续了茶:“我们是亲切的世兄弟。有什么话是不能的。”

    黄知县踟躇良久,这才壮着胆子出了心里话:“敢问上差,历朝历代的皇帝,怎样才算得上是好皇帝?”

    常风思索片刻后答:“建功立业。”

    黄知县摇头。

    常风又道:“开疆拓土。”

    黄知县继续摇头。

    常风再道:“勤政爱民。”

    黄知县还是摇头。

    常风问:“还请黄世兄赐教。”

    黄知县的回答振聋发聩:“不折腾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常风一愣。随后问:“何解?”

    黄知县道:“纵观史书,大有为之帝王对于百姓来不一定是好皇帝。”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大汉何等荣光?”

    “代价呢?是数十年间大汉户口减半!老百姓食不果腹。”

    “汉武帝年老时才明白过来。发《轮台罪己诏》。可是.......已经晚了!”

    “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大片西域、北庭土地成为大唐疆土。”

    “然而,杜工部有诗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啊!”

    “我华夏泱泱数千年。数千年来,百姓一代又一代像牲口一样活着。”

    “一旦摊上什么大有为的帝王,百姓想像牲口一样混一口草料过活都是奢望!”

    “有句老话的好,闷声发大贝才。”

    “皇帝不折腾,官员、商人、地主们发大财。老百姓能够跟着安安稳稳混上一口草料,别被饿死。已经算得上真正的盛世了!”

    “就比如皇上去年下的囤粮旨意。本意是想有所作为。结果呢?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全都遭了殃!”

    黄知县完这席话就后悔起来。他的是心里话,也是实话。

    但这样的话,有大逆不道之嫌。

    怂人也有三刻胆。黄知县胆怯懦了半辈子。今日却当了一回勇士,将想的话全了出来。他仿佛抽干了身上的力气。直愣愣的坐在椅子上。

    常风惊讶万分:“黄世兄这番言论......着实新奇。我不上赞同,但一时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是非对错。就留待后人评吧。”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常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北直隶粮价今年春暴跌。跟皇上囤粮的圣旨有关嘛?”

    黄知县点点头:“息息相关。官员只长了一张嘴,一不过三顿饭。光吃能吃多少?”

    “通过囤粮大政捞了那么多粮食,自然要找路子换成银子,再拿银子置田产、房产,买歌儿舞女。”

    “我听京城有个神通广大的人。能把海量的粮食变成银子。地方官都是找他出售压榨百姓得来的粮食。”

    “那么多粮往市面上一冲,粮价不跌才怪。”

    常风想到了锦衣卫在洪武年间侦破的一件大案——郭桓案。

    郭桓时任户部侍郎,他与上千名大官员勾结,贪墨田赋总数两千四百万石。

    案发之后,太祖爷将六部侍郎及以下官员皆处死。

    上至侍郎,下至粮长,总共杀了官员及家眷三万余人!

    难道,弘治朝也出了个郭桓?

    常风问黄知县:“黄世兄可知京城里那个神通广大的人是谁?”

    黄知县微微摇头:“下官没有贪墨过百姓的粮食。也没出售过脏粮。故而不知。”

    常风问:“黄知县,你任期还有多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