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王越,王越! (第1/6页)
乾清宫大殿内。 常风跪倒在弘治帝面前。 新任秉笔张永将抄没李广家财的账册转呈给了弘治帝。 弘治帝看到总数,没有摔罄,没有龙啸。 他用内疚的语气感叹了一声:“李广贪佞至此,是朕之过啊!” 的确是弘治帝之过,还有张皇后之过。 常风道:“李广欺瞒皇上,皇上也是受了他的蒙蔽。” 弘治帝转移话题:“常风,不愧是你。一夜功夫帮兴王洗脱了冤屈。还替朕将jianian宦家财尽数抄入国库。” “更别提,你找出李广擅建毓秀亭,妨害龙脉风水的理由,没有让朕太难堪。” “若换作旁人处置这么复杂的事,指不定会是个什么结果。” 弘治帝的话是发自肺腑的。换做旁人,即便查清真相,恐怕也会掀起大案,让弘治帝下不来台。 常风嘴上很是谦卑:“皇上过誉了。臣不过是依仗皇上的威名办事罢了。” “禀皇上,刚才都察院的闵都院前往李广外宅,要求交接李广的书信。” 弘治帝问:“哦?你将书信交接给他了嘛?” 弘治帝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以常风的精明,怎么会把书信交给那群无事都要生非的言官? 常风的回答不出弘治帝预料:“禀皇上,臣没给他们。” 弘治帝问:“理由呢?” 常风答:“臣对闵都院,昨夜李广外宅失火,书信全都烧了,化为了一堆灰烬,一缕青烟。” 弘治帝满意的点点头:“失火?真是个合理的理由啊。常风,你打算如何处置李广的书信?” 常风答:“弄假成真,烧掉。” 弘治帝夸赞道:“还是你识大体,顾大局。” 常风心中暗道:夸也夸了。该赏了吧?皇上您是不是该还我一部分权力? 果然,弘治帝抚摸着铜罄:“有功就要赏。朕这几年将你给闲置了起来。你不要多心。朕是想让你好好歇一歇。” “自即日起,你继续以左同知之职,专管北镇抚司事务。” 此言一出,锦衣卫有一半儿又回到了常风手郑 常风叩首:“谢皇上隆恩。” 弘治帝又道:“兴王是朕的挚爱亲人,骨rou兄弟。你帮了他,等于帮了朕。” “朕会让兴王摆酒,谢你的情!” 常风离开了乾清宫大殿。他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回他可谓是大获全胜。于公,逼迫jianian宦“自尽”。为朝廷去除了一大隐患。 于私,他拿回了被弘治帝收走的一半儿权力。 简直就是秦始皇照镜子,双赢啊! 兴王府。 蒋妃在兴王面前大常风的好话:“殿下这次能平安脱险,全靠锦衣卫的常同知。” “常同知办案入神。一夜功夫就洗脱令下的兵变嫌疑。” “他还用了狠辣手段,为殿下出气。逼迫罪魁李广自尽。” 兴王这人没什么主见。老婆啥是啥。他频频点头:“对对对!这回全靠常风了!” “以前孤就听过,锦衣卫常风精明强干,简直是朱明皇族家臣中的楷模!” 蒋妃又道:“这回皇上下旨,让您宴请常风。臣妾亲自安排。酒要最好的酒,菜要珍馐佳肴。” “这可是救命之恩啊!若让李广得逞,恐怕殿下此刻已受赐毒酒。呸呸呸,看臣妾这张嘴,浑什么呢。” 当夜里,兴王府灯火通明。 兴王宴开两席。一席兴王做东,宴请常风,稍带请石文忠、张永。仪卫典仪陆松也受赐入席。 一席蒋妃做东,宴请常风的meimei常恬、夫人刘笑嫣,还有石文忠的妻女。 常风会做人。叩拜完兴王,他对兴王:“殿下久在湖广。臣没有什么机会孝敬。” “听闻殿下喜好文雅之物。今日受恩赴宴,特地带了几样礼物。” 兴王道:“哦?你费心了。什么礼物?” 常风命人打开了三个盒子。 第一个盒子中,乃是一对儿巧夺工的葫芦。葫芦上的刻画乃是李白醉酒图,简直惟妙惟肖。 这对儿葫芦,是常风跟张家国舅要的。 张鹤龄兄弟是玩葫芦的行家。为弄几只好葫芦,不惜在京郊皇庄旁辟了一百亩地,专门养葫芦。 一百亩地,一年得好葫芦不过三对儿。 葫芦好,上面的刻画更好。常风从陆松口中打听到,兴王最好李白的诗、东坡的词。这才命人在葫芦上刻李白醉酒图。 这份礼比黄金、白银、玉器那些俗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直接送到了兴王的心坎儿上。 兴王拿起葫芦,爱不释手:“妙物,真是妙物啊!常同知有心了。” 常风又打开邻二个盒子。盒子当中乃是三张东坡词稿,稿子后盖着印“铁冠道人”。这是苏轼的自称之一。 兴王拿起词稿后,两只眼睛瞪得像牛一般:“这,这,这。竟是东坡先生亲笔?” “俗世中人看,这只是轻飘飘的三张纸。” “在孤眼里,这却是国宝!价值连城都是贬低了它!” 常风拱手:“容臣直言。年代久远,臣也辨不清真假。” 兴王道:“内承运库有一本东坡先生的真迹《宝月帖》。孤看跟这三张词稿字迹相同。” “纸也是宋代金粟纸错不了。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