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山高路远,愿诸君扶摇直上!(万字章) (第4/6页)
“吊鱼儿”,保护子孙根。 另外遮臂、铁下裙、铜卫足皆坚固无比。 之前刘笑嫣用硬弓试过了。三十步内弓箭无法穿透这身叶子甲,宛如一个铁王八壳。 此甲虽坚固,但重量却很轻。的确是宝甲。 常风穿着铠甲,在前院走了几步,感慨:“不愧是一代名将蓝玉穿过的铠甲。好东西啊!” 坐在石桌旁的刘秉义欲言又止:“蓝玉穿过的可不太吉利啊。” 常风笑道:“您是他被杀之事?老泰山多虑了。蓝玉被杀是因为恃功而骄,结党营私。” “但他打仗却从未败过。捕鱼儿海大捷,更是一战为大明北边打出二十年的太平光景。” “我这次西征,就算打了胜仗,立了大功,也绝对会夹着尾巴做人。” 刘秉义捋了捋胡须:“嗯,不能学蓝玉,得学卫青。” 其实常风想多了。王越从未打算让常风亲自上阵,带兵冲锋陷阵。 锦衣卫指挥左同知是皇帝的心腹,一旦在西征中殒命。就算这仗打胜了,也会蒙上阴影。 王越只打算让常风发挥其所长,主管西征军事情报。另外利用他锦衣卫的权势,监督地方文官筹集粮草。 西北的大武将不用,都是王越带出来的。对王越言听计从。 地方文官们却对王越这个“文人之耻”嗤之以鼻。 也只有锦衣卫常屠夫督粮,地方文官才不敢阳奉阴违,拖延塞责。 晚间,常风跟张永来到了王越的府邸。 王家管家道:“张公公、常同知。我家老爷在睡觉,还没醒呢。已经睡了一一夜了。” 常风一愣:“睡了一一夜?该不会.” 常风知道王越的身子骨不好。他怕王越不是没睡醒,而是在睡梦中归了。 西征尚未开始,若统帅老死,这对朝廷来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管家看出了常风的担忧:“常同知放心。这是我家老爷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凡出征打仗前,必睡个痛快,养足精神。” 常风道:“王制帅本就年老体衰。我怎么放心得了?带我去卧房。” 管家迟疑:“这” 常风强令他:“带我去!” 三人进了王越的卧房。 只见王越穿着一身布衣,躺在榻上。听不见呼噜声,脸色也白的下人。看上去不像活人,倒像一具尸体。 常风战战兢兢的伸出了手指,一探王越鼻息。 他如释重负:老王还有气。 “啪!”王越突然伸出手,抓住了常风的手腕。 他睁开了眼:“怎么?你怕我已经死了,所以探我鼻息?” 常风尴尬的一笑:“我没别的意思。” 王越从榻上坐起:“放心。在将鞑靼人驱逐出贺兰山之前,我是不会死的。” “权力是文官最好的春药。” “战争是武将最好的延寿丹。” “饿了!摆饭!” 两人随王越来到了饭厅。 王越严格恪守着出征前不饮酒的习惯。饭桌上没有酒壶酒盅。 食物极为特殊,有菜无饭。所谓的“菜”,是一大盆牛羊rou。 有人又要卖弄见识质疑了:大明是不吃牛rou的。吃牛rou犯律法!作者没有历史常识! 律法是管守法老百姓的。不是管官员富户和法外狂徒的。历朝如此。 《水浒》是施耐庵写的宋时故事。书中描绘的却是明初市井景象。 好汉们动不动就“切二斤熟牛rou来”。官府中人饮酒,下酒菜中也有牛rou。 京城北城有专门供应官员、勋贵牛rou的屠行,是司礼监首席秉笔钱能开的。 律法规定病牛、老死之牛可以宰。我宰病牛、死牛又不犯法。 不过牛得没得病,是不是老死的,就只有知道了。 王越从大盆中拿起一根牛肋骨,用刀剔出rou来。先把rou上撒了些盐,又撒了些胡椒粉。 随后他开始大嚼,吃的满嘴流油。 一块牛肋rou入了肚,他看了看常风和张永:“你们二位怎么不吃啊?别客气。” 常风和张永拿起了剔rou刀,陪着王越大吃起来。 rou这东西最饱腹、腻人。常风吃了大约一斤rou,已经吃不下去了。 王越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同志,却像是八百年没吃过东西的饿死鬼一样,继续大快朵颐。 王越吃东西时,一句话不。常风和张永只得尴尬的看着这个老餮狼吞虎咽。 装rou的盆是个海盆,里面足有七八斤rou。 不多时,海盆里的rou去了一半儿。 常风诧异:“王制帅,您老已经吃了至少两三斤rou了!不能再吃了,再吃伤身啊。” 王越瞥了常风一眼:“鞑靼王子我都不怕,还怕被rou撑死?” 张永也有些发急:“您该不会是想学战国典故,证明自己廉颇虽老,尚能饭吧?” 王越不吱声,继续啃一块牛窝骨。时不时用嘴吮下手指。 管家在一旁道:“二位大人放心。这亦是我们老爷的老习惯。出征前必要饱食牛羊rou。” “这还是他上年纪了。成化九年出征河套前,他一顿吃了六斤rou!” 纵观历史,奇人通常饭量大。譬如王守仁坐在路边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