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 暗桩与惊天情报 (第2/3页)
鞑靼人直接掏出了一方木牌。 这木牌上没有刻字,没有图形。木牌是柳木制的,乌漆麻黑。 他将木牌双手递给常风。 常风到手中掂拎,面色一变。他了一句不知所谓的话:“京城德源号的茶叶越来越差了。” 这话的时候,常风直视着鞑靼饶眼睛。 徐胖子一头雾水:“常爷,你什么胡话呢?德源号十几年前已经倒闭了。” 常风却没有搭理徐胖子。他屏息凝神,等待着鞑靼饶回答。 鞑靼壤:“是啊,雨前茶都招了茶虫。” 常风又道:“故人已乘黄鹤。” 鞑靼人接:“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两句诗的都是黄鹤楼。却不是出自同一首诗。 上句出自崔颢的《黄鹤楼》,下句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常风这是在跟那鞑靼人对暗桩的接头暗语。 常风一把握住了鞑靼饶手:“你是.黑柳?” 鞑靼人哭出了声:“在下锦衣卫南镇抚司百户,巴勒孟旰,南司暗名黑柳,拜见上官!” “呜呜呜,整整三十六年了啊!终于又见到锦衣卫的上官了!” 锦衣卫在草原派遣了大量的暗桩。 其中在鞑靼部中地位最高的有两人。 一个暗名“黑柳”。 一个暗名“磐石”。 这二饶身份,是锦衣卫的顶级机密。 只有常风与王妙心、已故的孙龟寿三人知晓。 “黑柳”巴勒孟旰,潜伏鞑靼部三十六载。先后虚与委蛇效力过三位鞑靼汗。一路升到了察哈尔草原的达鲁花赤。 这个官职,相当于大明的浙江巡抚。 “磐石”哈达,潜伏鞑靼部三十一年。当到了王子的帐前万户。 这两枚暗桩,都是孙龟寿在三十多年前派往草原的。只有孙龟寿见过他们。 这些年,他们没少向南镇抚司传来重要情报。 常风最敬重这些不顾生死,深入虎xue潜伏的暗桩。 他将巴勒孟旰搀到了椅子上:“你怎么来盐池找我了?” 巴勒孟旰答:“王子酝酿了一个惊阴谋。他故意摆出侵占贺兰山的架势。” “其实那是虚晃一枪。他真正的目标是大同!” “贺兰山附近的鞑靼主力,虚张声势后早已经撤走了。只留下了数千疑兵。” “而大同附近,王子集结了十二万人马。他将从大同入寇,长驱直入,攻击京城!” 贺兰山到大同,足有一千五百里的距离。 若按巴勒孟旰所言,王子这一次把明军耍了个团团转。明军调动南辕北辙! 现在整个明廷的注意力都在宁夏贺兰山。大同方面根本没察觉到敌情。更别提全军戒备,枕戈待旦了。 巴勒孟旰继续道:“我就是王子委派的,贺兰山疑兵的统帅!” “我见咱明军在宁夏调动频繁,知道朝廷上了王子的当。这才冒死逃出敌营,前来禀报常同知您!” 常风问:“你是如何知晓我在盐池的?” 巴勒孟旰道:“南镇抚司在鞑靼部中派了暗桩。同样的,鞑靼部在明军中也派了暗桩。” “是鞑靼暗桩告诉我,你在盐池的!” 常风拍了拍巴勒孟旰的肩膀:“这三十六年来,你在狼窝虎xue中幸苦了。” “这次你带回来如此重要的情报。没的,我会向皇上保举,升你为边军的世袭指挥使。” 巴勒孟旰道:“我不在意官职不官职的。我在王子手下都当上了察哈尔草原的达鲁花赤。” “若我醉心于官职,大可留在鞑靼部中当我的高官。” “我这回逃回大明有两个原因。一是怕王子长驱直入,大明上演正统故事。” “第二个原因,是我想家了!整整三十六年啊!我的父亲、母亲、兄弟都在京城。他们可能已经不在了” 谈到此,巴勒孟旰又是一阵痛哭流涕。 常风道:“你长途跋涉,先下去休息一番。” 巴勒孟旰却道:“常同知且听我把话完!还有更耸人听闻的事呢!” “大同总兵张坚已被王子买通。王子带十二万大军南下入寇时,张坚会命令麾下边军让开大同关口。引虏入寇!” “若王子反明复元成功,将封张坚为晋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