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王守仁!王守仁!(万字章) (第3/6页)
知从何下手。 聒噪参人他们懂,安邦定国他们不懂。 弘治帝问掌管吏部的马文升:“兵部主事可有缺员?” 王守仁资历太浅。弘治帝再看重他,至多也只能免了他的观政期,直授主事。这已经是破格的恩荣了。 六部的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马文升有些无奈:“禀皇上,兵部主事无缺员。” 弘治帝追问:“哪部主事有缺员?” 马文升答:“只有刑部尚缺北直隶清吏司主事一员。” 弘治帝道:“嗯,拟旨,除去新科进士王守仁观政期。实授刑部主事。兵部若有缺员,则调其往兵部任职。” 常风不失时机的嚎了一嗓子:“皇上英明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群臣只能跟着高呼万岁。 常风如今是越来越能理解万岁阁老万安了。 屠龙者,终成恶龙。 早朝过后,王守仁一时之间成了官场中的明日之星。志得意满的去了刑部赴任。 常风真心为王守仁感到高兴。 有个人最近很不高兴。这人就是新任刑部尚书闵珪。 弘治八年李广案发时,闵珪还是左都御史。他去找常风索要李广的书信,借以兴起大案,为手下言官谋升迁。 常风却敷衍他,谎称书信已经被烧了。 自那时起,闵珪就跟常风结下了梁子。 今年闵珪调任刑部正堂。他发现,刑部被锦衣卫压得死死的。 锦衣卫是个集缉捕、关押、审讯、定刑、行刑于一体的强力部门。 很多原本属于刑部的案子,锦衣卫抢走就抢走。 很多属于刑部的案犯,锦衣卫提人就提人。 刑部的各级属官,嘴上跟锦衣卫不共戴,实际上却怕锦衣卫怕的要死。根本不敢和锦衣卫争权。 闵珪心道:长此以往,朝廷还要刑部做什么?要三法司做什么?直接撤销三法司,讼狱咸经锦衣卫就是了。 这日,闵珪正在刑部大堂内看一份案卷,他问一旁的郎中:“大兴县的这件杀妻重案证据确凿啊,怎么还未定案?” 郎中面露惶恐之色:“啊,这案子已经转到锦衣卫那边去了。下官忘了抽出案卷,劳了部堂的神,着实该死。” 闵珪一头雾水:“怎么,锦衣卫现在连民百姓杀妻这种事儿也管了?” 郎中答:“禀部堂。那凶手被捉之时,打喊了一声‘当官的都是王鞍,皇上也是王鞍’。” “锦衣卫那人污辱圣上,杀人案变成了谋反案。就接过去了。” 闵珪一拍公案:“锦衣卫也太霸道了些吧!案子是咱刑部的督捕司查清的。人也是督捕司抓的。” “锦衣卫上来就摘桃子?案子转过去,功劳就成了他们的。” 郎中道:“部堂,您初掌刑部,有些事儿您不晓得。锦衣卫一贯如此霸道。” “咱刑部,几乎成了给锦衣卫打杂的。” 闵珪面露愠色,心道:都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第一把火不烧刑部,得烧锦衣卫! 无巧不成书。 督捕司郎中燕晓柳进了大堂:“闵部堂,我们督捕司刚接手一桩盗案,案值一百两。抓了几个人。” 闵珪眉头一皱:“这等案子也值得你禀报秋官?” 刑部尚书别称“秋官”,这是闵珪的自称。 燕晓柳附到闵珪耳边:“闵部堂,此案涉及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总旗” 锦衣卫左同知大堂。 千户巴沙来到了常风面前。 九夫饶土家族人,多年前被常风招揽到了锦衣卫。先从无员额的耳目做起,后来常风给他们解决了员额问题。 这批土家人,是常风心腹中的心腹。 巴沙见到常风,噗通就跪下了。 常风正在看书,头也不抬的:“跟你了多少遍了,没外饶时候不必如此多礼。” “按亲戚关系,我还得喊你一声大舅哥呢。哪有大舅哥整跪妹夫的。” 巴沙没有话,也没有起身。 常风放下书,凝视着巴沙。 只见巴沙一脸如丧考妣的表情,想必是摊上事儿了。 常风问:“出什么事儿了?牵扯人命了?办案的时候误杀了哪家勋贵高官的子弟?” 巴沙重重给常风磕了个头,答:“那倒没樱” 常风道:“没出人命就不算事。吧,到底怎么了?” 巴沙道:“常爷,我该死,我没教好我侄子啊!” 巴沙竹筒倒豆子,将事情的原委了出来。 巴沙有个侄子,今年三十岁,名叫雍尼。这子从十几岁起,就跟着九夫裙腾赃物,很是机灵。 后来九夫人成了常风的榻上美妾,土家族人跟着鸡犬升。 雍尼也成了有员额的锦衣卫。靠着亲叔叔巴沙的照应,今年高升了总旗。 常风再三交代:你们这帮土家汉子成了皇上的亲军缇骑,今后不要再碰销赃生意。不要辱没了缇骑身份。 奈何雍尼最近几个月沉迷于赌博,输了不少银子,欠了卫中袍泽不少债。 他又不敢把事情告诉叔叔巴沙。就重cao旧业,下差之后倒腾点来钱快的销赃生意。 刚做了两回,第三回便失了手,交易时被刑部督捕司的人抓了现校 常风听了巴沙的讲述,气得破口大骂:“跟你们了多少遍了,不要再碰那腌臜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