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海商案引子,忠勇尤天爵(万字章) (第1/5页)
盛世光景必然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兴盛必将衍生猖獗的走私贸易。 大明的走私海商,又往往跟倭寇勾结。真倭、假倭难以分辨。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为了不义之财,什么事都敢做。 弘治十五年,春。 福建沿海,永宁卫。 永宁是闽东南一座较大的卫城。下属福全、金门、中左、高浦、崇武五个所城。 永宁卫的主将,是镇抚尤爵。 十五年前,常风受命南下,代祭妈祖,曾跟尤爵共同经历过倭寇围城。 离别之时,常风曾允诺回京城后跟兵部好话,升尤爵为指挥使。 奈何弘治元年的常风资历尚浅,权势、话的份量远远赶不上今日。 当时常风跟兵部武选司郎中随便打了声招呼。郎中当即应允。 可文官们办事就是这样。当面什么都好。真正办事,对不住,得拿真金白银。 也不是不办,就是拖着。 常风打完招呼就把这事儿给忘了,没再去问。 兵部的文官们这一拖,就拖了十五年。十五年间,尤爵没有得到任何晋升。 照理,普通卫所军将领,就算碌碌无为,没立过什么像样的战功,十五年也该升个一两级。 尤爵吃亏就吃亏在了姓名上。 武选司负责福建将领晋升的主事,见到他的名字:“又是又是爵的。名字就犯忌讳。” “晋升名单呈到皇上面前,皇上若认为他的名字大不敬,龙颜大怒谁负责?” 于是,尤老兄的镇抚,从二十一岁当到了三十六岁。 升不了官,尤爵丝毫不在乎。 他对升官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花式打倭寇。 他在主城永宁和五个所城里,仿照长城设置狼烟墩,又在各城广建了望高塔。 若发现倭寇船只,则以狼烟传递信号。六城相互策应支援。 倭寇强攻,则负城坚守。倭寇后撤则主动出击,迂回截杀。 除了充当海防军,尤爵所部还充当了海关稽查队。凡侦察到有走私货物上岸,尤爵便派出人马查扣。 整整十五年了,倭寇也好,走私商人也罢,他们当中都流传这样一句话“叮咛叮咛,莫犯永宁”。 清晨,红日从海平线升起,照耀在永宁城上空。 三十六岁的镇抚尤爵,站在城墙上俯瞰城内。 城内摆着整整六百箱丝绸,几千担茶叶,无数瓷器。这是三日前刚刚查扣的。是尤爵自镇守永宁以来,查扣过最多的一批走私货物。 当然,走私商队也不是白给的。有大量真倭、假倭护卫。 为了缴获这批走私货物,尤爵伤亡了四百袍泽。 永宁卫城实际员额只有一千。其余五个所城加起来实际员额只有两千。 四百饶伤亡对尤爵来,是一个不的损失。 尤爵的儿子,十八岁的尤敬武走到了父亲面前。 尤敬武道:“爹。负责押解走私货物去福州市舶司的弟兄都准备好了。” 尤爵道:“让他们出发吧。” 尤敬武叹了声:“唉。弟兄们拿命缴获的东西,恐怕又要被市舶司的公公们私分了。” 明初,朝廷设宁波、泉州、广州三大市舶司。成化八年,为打压泉州海商势力,朝廷撤泉州市舶司,改设福州市舶司。 市舶司是归监管太监管的。职能类似于海关。是个油水衙门。 三大市舶司的公公们,个个富得流油。 钱能的一个徒孙,得到了宁波市舶司监管太监的肥缺。出京赴任时就带了两口装衣物的箱子。 一任三年,返京之时光是装银子的箱子就带了十二口。 尤爵道:“公公们私分不私分,不是咱们该管、能管的事。恪尽职守,问心无愧就好。”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总旗高喊一声:“狼烟!” 尤爵抬头一看,只见崇武、福全、金门、中左、高浦五个方向,皆燃起了狼烟信号。 尤爵眉头紧蹙:“怪了。倭寇怎么齐攻五城?这得有多少倭寇登陆。” 就在此时,永宁城了望台上的士兵高喊:“倭警!倭警!” 几十艘倭寇八幡船出现在了沿海。无数倭寇划着舟蜂拥登陆。 尤爵粗略一看,登陆的倭寇至少有七八千! 尤敬武问:“爹,他们是冲着这批货物来的?” 尤爵斩钉截铁的:“就算他们是来拜寿的,我们也不能让他们踏入永宁半步。” “戒备!” 尤敬武猜错了。 倭寇的目标并不是永宁城中缴获的走私货物。 又或者,这批走私货物只是倭寇大规模登陆的导火线。 十几年了,走私海商、倭寇们吃够了尤爵的苦头。 这一回价值两万两的货物被尤爵缴获。福建走私贸易的幕后大老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杀掉尤爵,灭掉他手下的永宁卫所军。 倭寇们扛着攻城梯,推着撞门车,在大筒、火铳、弓箭的掩护下,朝着永宁城发动了疯狂攻击。 尤爵倒不害怕城门失守。城门乃是千斤闸,铁皮内裹硬木。倭寇的撞门车轻易撞不开。 就算撞开了城门,城门洞里还有塞门刀车。 塞门刀车后面,则有瓮城当第三道防线。 尤爵最担心的是城墙失手。 这场守城战,从早晨打到了日暮时分。 城墙上的明军士兵,用弓箭、火铳、铁炮做远程兵器,杀伤后续的倭寇。 蚁附攀城的倭寇,明军士兵们则用臭烘烘的guntang金汁、大石块、火油对付。 倭寇似乎是疯了。他们的进攻丝毫不计伤亡,宛如一群疯狗。 倭寇近十倍于明军。他们的大筒、火铳、弓箭,给明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