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血云漫空  (第1/2页)
    儒门天下正文卷第二十二章、血云漫空退出文海,顾谨言忽然觉得头痛欲裂,身上也传来一股淡淡的恶臭。    “嗯,这是怎么回事?”    顾谨言伸手撑住桌,只觉脑袋一阵阵发虚,头重脚轻,眼冒金星。    他闭目摇晃了一下脑袋,静思片刻,再睁眼,目光落到地面之上散落一地的纸张,以及纸张上那一个个蕴含了精气神,仿佛活过来的文字,恍然大悟。    “我这是,透支了精气神?”    “原来如此。”    他明白了。    正常人写文字,就是直接书写,不会附著其它东西,最多消耗体力。    但当读书人悟出了这个文字的道理,要将道理融入要写的文字中后,写字人自身的精气神便会依附在这个字体上,形成道理。    这个字,才会产生文气。    但产生文气的同时,写字人自身的精气神也会不断消耗,这样的字写得多了,写字人自然感觉到疲惫,如果不注意休息,透支过甚,甚至会有早衰之虞。    后世曾有一位史学家立志撰写一部史书,前后花了二十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才终于完成,结果却被人盗了,二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这位史学家一夜吐血,头发瞬间苍白。    然而,痛苦过后,他却没有就此萎靡,反而重新振作起来,立志重写,经四年努力,矢志不挠,呕心泣血,终于完成新稿。    新稿完成的当天,他的精气神消耗过巨,彻底枯竭,短短六年之后,就病逝于床榻,惹人痛惜。    幸好顾谨言还年轻,而且精气神是可以通过睡觉和休息不断恢复的,不至于那位史学家一样,因为心血耗费过大,损伤性命,睡一觉,休息一下就好。    但是顾谨言现在顾不得其他,因为他发觉,自己身上的臭味越来越重了。    低头打量自身,顾谨言满面惊讶。    只见不知何时,他身上多了一层薄薄的污垢,顾谨言明明记得,自己写字之前,身上干干净净,甚至为了保持尊敬,还特意沐浴换衣,这恶臭是从何而来?    “莫非,是因为刚才的文气入体?”    顾谨言想到之前郭兴扬说过的话,突然有所领悟。    “传说中,诗可炼骨,文能洗身,踏入儒道的人,一旦体内诞生文气,会经受一次天地的洗礼,文气会不由自主增强宿主的身体素质,甚至提高寿命。”    “我这就是被文气洗礼了?”    感觉到身躯,的确强健了一些,浑身似乎更有力量,虽然头脑有些发虚,但顾谨言还是欣喜不已,急忙去烧了一桶热水,泡进去,美滋滋地洗了一个澡。    待到浑身清泰,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顾谨言这才松出一口气。    他没有再犹豫,直接躺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踏入儒生境,这是喜事,脑袋中的精气神消耗过剧,需要补充。    不管如何,顾谨言都需要大睡一场,以补损失。    这一觉,顾谨言足足睡了三天三夜。    当三天之后,他再次苏醒,除了感觉肚子里“咕咕”作响,浑身上下,竟无酸痛肿涨之感,平常这是万万不可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顾谨言感觉脑海中,时刻不停有一股清气流转,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让他思维敏捷,目聪目明。    这就是文气的作用了,代表他从此,不再是一个普通人。    蒸了点米饭,吃饱之后,顾谨言抬头望天,成为儒生境,只是起步,接下来,还需要感悟更多文字的道理,当知道道理的文字变多了,再写诗文,自然能引动天地的异象,带来更大的进步。    不过,想要真正发挥诗文的威力,还得成为儒道第二境,秀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