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1.忍痛割爱  (第1/2页)
    司马孚又委婉地提出为皇上试婚之事。    这种事,皇室规矩,千百年来如此。    郭太后自然也懂,也点头同意。    此时,恰好曹髦处理完公务,过来看望郭太后。    皇帝也得每天早晚给太后请安,虽无明文规定,但是,千百年来的皇宫规矩,以体现皇帝的孝顺,传出去,也利于教化天下人。    而曹髦是自觉的执行这一规矩,因为郭太后是他的恩人,按正常的话,这个皇帝是轮不到曹髦当,是郭太后力排众议,让曹髦当的。    曹氏子孙多的去,反正有点血统、血缘关系的,都是。郭太后偏偏选中曹髦,主要是因为曹髦从小就很有才情,声名远播。    而曹髦入宫前,郭太后是从未见过曹髦的。    所以,曹髦对郭太后更加礼敬,更加孝顺。    ……    曹髦看到司马孚也在,甚是热情的与司马孚打招呼。郭太后也把司马孚今夜进宫来的事情,告诉了曹髦,她还把皇帝大婚前必须先试婚的皇室规矩也说了一遍。    曹髦看到是司马孚来说此事,怀疑是司马氏的一章阴谋。但是,他也不便反驳司马孚,相反,得麻痹司马孚,从而达到麻痹司马昭的目的。    他心想:司马氏挑选两名绝美佳人来给我侍寝,不会有什么阴谋吧?刺杀我?不可能!寝宫里,朕睡前,是要经过搜查的,无暗藏兵器的可能。    下毒?也应该不可能!朕之饭菜和饮用水,会有太监和宫女先饮用,然后,再由陶树、华露、于晃等饮用,而且,还有狗。更重要的是,华露是神医,能检查饭菜和饮用水中是否有毒?    吹枕边风,哄朕开心,放权给司马昭?    司马昭权力已经够大,无非就差一个帝位而已。    朕之权力,尚无司马昭大。    那么,司马氏挑选两个尤物给朕,皇宫中,不是五六百名美丽宫女吗?何须从宫外挑选?    司马氏目的又是什么呢?    盗玉玺?嗯!这个,有可能!    朕正是因为有玉玺,所以,随时可以策封谁谁谁。现在,甚至可以不与司马氏相商。    嗯!有可能!    无论如何,朕小心便是。    ……    于是,曹髦同意了。    这是平衡各方关系的需要。    司马孚回来向司马昭说明情况。    司马昭、司马炎听说郭太后非常高兴、曹髦也同意,自然也乐坏了。司马孚告诫司马昭,千万别弄死曹髦,否则,天下大乱,对谁都不好。    他还警告司马昭,千万别干那种下毒或是暗藏刀刃行刺之事。他板着脸提醒司马昭:“小曹髦是极其聪明的人,肯定会有防备的。汝做好事,世人称赞。但是,弄巧成拙,司马氏以后便成jianian佞喽!”    司马昭频频点头答应,并向司马孚保证:决不会干这种行刺或下毒的蠢事。    于是,司马孚便放心地离开了司马大将军府。    司马昭当即秘密召来奴婢李薇,告诉她,让她入宫侍寝,并择机盗取玉玺,至少也要查清玉玺藏在哪里?何人掌管?    原本,皇帝身边是有专人掌管玉玺的。    这也是秦始皇以来,定下的皇室规矩。    哪有皇帝亲自掌管印玺的?    但是,曹髦登基后,一直没宣告谁掌管玉玺。他违反规矩,亲自掌管玉玺,也是迫于无奈,因为他刚登基时,真不知道相信谁?    交给青素、青荷吧,怕她们俩守不住这玉玺。    交给罗靖吧,毕竟罗靖是一名道士。    万般无奈之下,曹髦只好自己亲自掌管,随时把玉玺装在自己的怀兜里。到了后来,司马师也不便过问,就算过问了,曹髦也肯定不会把玉玺拿出来。    这个玉玺,就是曹髦的护身符。    有了这个玉玺,曹髦就能快速任用亲信,事实也是如此。罗靖的任用,虽然也在朝堂上与司马师相商过,但是,曹髦在与司马师相商前,已经下了诏书,等于不用相商。    之后的郭方、胡渊、郭修、徐霸、典刚、蔡仁以及苗金兴、乌崇远、邵召峰等人,都是曹髦先下诏书,再在朝堂上明确告诉文武群臣的。    秘密联系田豫,暗中从边关调兵,都是曹髦因为手中有玉玺,自己独断的。    这一切,也皆因曹髦亲自掌管着玉玺。    ……    现在,司马氏终于认识到,要废掉曹髦,必须先从曹髦手中拿走玉玺。    不然,一切皆无从谈起。    再者,这玉玺是秦始皇传下来的,不是别的印章。如果是别的印章,司马氏另外去刻便是。    但是,这传国玉玺,普天之下,就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堪比西周时期九鼎,是皇权的象征,一个王朝政权合法性的凭证。    传国玉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