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吴律法  (第3/4页)
br>    那位老巡查使应当是四年前去世了。    不过等半年之后,徐县令任神官之职。    若是阴司官位,两人倒是能再次相见。    徐县令再保他一下的话,续些阴寿,任个阴差,也是完全能做到的事情。    而在宁郃回忆游记的时候。    随着时间过去。    在今日夜晚。    县衙的后院内。    徐县令正在院中小亭品茶的时候。    一道虚影从远处天空落下,站在了亭子外,渐渐凝实出一位中年的样貌。    他身穿文服,腰侧还有一枚法令。    徐县令看到这诡异一幕后也没有惊慌,反而起身迎接道:“李兄!”    “徐兄弟!”阴司文判大步走进亭子,上下打量着徐县令,“半月未见,别来无恙啊。”    “唉,你我相识五十二年载,此言我听了两千余遍。”徐县令长叹道:“从我青壮之年,到如今垂暮,怎能算的无恙?”    “哈哈!”文判大笑,“徐兄弟还有千年阴寿,短短五十载,算得上是弱冠之年,本就是无碍、无恙。”    “那都是逝后之事。”徐县令摇摇头,一边请文判落座,一边询问正事道:“李兄这次从阴司特意前来,是为何事?    若是无事的话,我正有一事想要请教李兄。”    “哦?我也有一件事,是你的事,也不是你的事。”文判坐到椅子上,“阴差报,贺安县内有冤魂。    等此事传到阴司,本该是这位阴差前往。    但我念着徐兄弟在贺安县当职,便和那位阴差打了一个商量,让他留在阴司,而我借差事之便,前往看望一番徐兄弟。    毕竟平日里不帮你也就算了。    你也知晓,阴司不能管阳间事。    但如今徐兄弟受封在即,可不能出现差错。”    他说到这里,语气郑重道:“徐兄弟,最近可有什么冤案,或是离奇的事?”    “这..”徐县令当见文判问起这个,忽然想到今日遇到的先生,于是询问道:“李兄是说丰家之人溺死一事?”    他说着,当看到文判点头,不由皱眉道:“此事真有蹊跷?    和他随行的好友,有可疑之处?”    “你是觉得此人无罪?”文判听到徐县令语气中的不确定,不由提点般道:“其实我前两日便来了,只是当时没有告知你。    而是先带丰家汉子的阴魂回阴司,查明了一些事。    所以能告知你,丰家汉子不是失足掉入河中。    那人,也不是无辜之人。    你可莫要误判了。”    “还未判。”徐县令摇摇头,“这两人虽然并无仇怨,反而是多年好友。    但前三日案发,我审问他时,见他神色有些闪躲,就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可又怕他的这般神色,是未救下好友的愧疚。    我怕此事有冤情,也怕此人被屈打成招,于是我没有即刻审问他,而是把他留在衙门里,让文吏照看了几日。    在此期间,我不让人和他聊案情,也不讲留下他的目的。    在万事不得知的忧心之下,若是此人是凶手,等过两日我再询问他时,通过他的话语神情,就能得到一些端倪。    若是无事,也少了审讯之苦。”    “此事你心中有底就好。”文判听到徐县令的办案手段后点点头,不做任何评价。
    因为阴司审案只有重刑,可没有所谓的心理战,也不需要什么证物。    毕竟有法令在身,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此人是否有血煞。    只要有罪,先过三遍油锅,基本什么都说了。    但徐县令看到文判肯定他的猜测,却是叹了一口气,“李兄说错了,在一刻之前,我还不确定此人为凶手。    但此刻李兄特意聊起此事,如今我能确定,此人必定为凶手。”    “我可没说此人是为凶手。”文判摆摆手道:“城隍大人有令,如无必要,阴司不得插手阳间事。”    “李兄也未说此人是凶手。”徐县令笑道:“今日只是来找我闲聊而已。”    “唉,若是城隍深究,这说辞可不管用。”文判看似有些担心,实则也不担心。    毕竟民间传说中的一些故人托梦、冤魂鸣鼓、知府大人夜游阴司观审、其实都是他们神官变相的帮助一些冤魂,为他们洗冤。    否则仅仅是观审一事,若无城隍与河神帮衬,先迁出魂魄。    寻常人是进不了阴司的,也无法魂魄离体。    就算是有人体质特殊,可以离体。    但若是无意间进入阴司,这走不了多远,就会被巡逻的阴差扣着,哪里会走到正审公堂。    所以像是关于‘丰家汉子’的这种小小提示,对于文判而言,算不得什么。    莫说,徐县令半年后会任神官之职。    这道友之间相互帮衬一下,也是无可厚非。    而徐县令看到文判毫不担心后,却不由想起了一件事,于此再次询问道:“李兄,今日我在河边查案时碰到了一位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