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一 有理不在声高! (第4/5页)
你脸皮怎么就这么厚呢?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沐清歌能通过第一轮,绝对是因为秦阳的帮助。 要不然她一个气境初期,是肯定保不住号码牌的。 后来的第二轮和第三轮,沐清歌也是靠另外两个清玄宗师兄相让,才能侥幸闯入本届潜龙大会的四强。 可以说沐清歌能达到现在这样的目标,没有一次是靠她自己的实力。 这让无数参加潜龙大会被淘汰的天才们,心头都生出一抹极致的不忿。 比如说唐门的唐无遮,还有驭兽堂的双璧,华家的华素生,丹鼎门的韩端,他们哪一个不是气境大圆满的高端天才? 偏偏他们现在只能站在广场外围,看着那个被秦阳点到名的清玄宗天才,一个只有气境初期的少女,缓缓朝着广场上走去。 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可他们没有办法,这就是潜龙大会的赛制。 谁让那个沐清歌运气这么好,每一次都能抽到自家师兄呢? 而且清玄宗的谷清和顾慎人也太好了吧,竟然能将更进一轮的机会,毫不犹豫拱手让给这个小师妹? 要知道同一宗门的师兄弟之间,有时候往往也是竞争关系,就比如说唐门的唐无遮和唐青莲。 如果这二人真抽到一起,有着更进一步的机会,恐怕连脑浆子都要打出来吧? 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之下,无论沐清歌的心情有多激动,但她还是在片刻之后越众而出,朝着广场中央走去。 沐清歌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可她也能清楚地感应到须风的状态。 对方如此重伤,那她还有什么怕的呢?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既然已经有拿到第三名的机会,沐清歌也是无论如何不想放弃的。 这第三和第四天差地别,因为只有前三才有奖励。 哪怕第三只能拿别人挑剩下的,但那也是对清玄宗来说不可多得的宝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是秦阳的决定。 如今的沐清歌,早就对秦阳言听计从了。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意识到本届潜龙大会好像还没有结束,还有最后一场比试没有打呢。
只是当他们将目光转到三四名之争的另外一位天才身上时,心头都在此刻生出一个念头。 站在场边的须风,脸色极度阴沉。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是真想去秦阳那张讨厌的脸上狠狠踏上几脚。 那个清玄宗的秦阳,不仅是在上一场战斗之中,将他轰成重伤,让他永远失去了争夺冠军的资格,还在此刻横插一脚。 如果是在全盛时期,须风又怎么可能将一个气境初期的沐清歌放在眼里? 堂堂半步冲境的绝世天才,须风的对手一向都只有其他两大超一流宗门的天才,也只有孔正扬和静竹,才能让他重视。 可是此时此刻,须风感应着体内严重的伤势,连动一下都会喘好几次大气的重伤,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恐怕拿不到那个第三名了。 但这真的让须风憋屈啊! 明明自己是半步冲境的实力,明明那个沐清歌只有气境初期,却要他将潜龙大会第三名拱手相让。 如果能拿到第三,就有挑选其中一件奖励的资格,而第四则是什么都没有。 事到如今,须风原本只希望自己能拿到一件奖励,那也算是不须此行。 但现在看来,自己这一届潜龙大会恐怕要空手而归了。 “须风,你还在等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广场之中突然传出一道熟悉的声音,让须风不用看也知道是秦阳开口了,这让他满脸阴沉地抬起了头来。 因为他就不信秦阳这个始作俑者,看不出自己极其严重的伤势,现在让自己上台,那不是要自己的命吗? 须风能猜出秦阳是想给自己的小师妹铺路,可这样的话无异于对他这个天道府天才的强力嘲讽,让得他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所有人的目光,都愣愣地注视着那个天道府的天才,他们都想知道须风到底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不敢上的话,那就认输吧!” 秦阳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更没有丝毫拖泥带领水,又等了几秒钟,看到须风没有动静的时候,他便是再次开口。 这让旁观众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为什么现在看起来,你秦阳倒成了本届潜龙大会的主持人似的。 可一来同样站在广场之上的孔文仲和清玄子都没有说话,再者秦阳已经是这一届潜龙大会的冠军,让他越俎代庖一次,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相对于事不关己的旁观众人,须风还有那位天道府府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这努力了这么久,最后却什么也没有捞着,这也算是对天道府颜面的一次严重打击了。 天道府可不像嵩林寺高僧那般与世无争,他们从上到下都是身傲气。 如果须风是败在了孔正扬这个冲境初期的天才手中,甚至是败在秦阳那个超级妖孽手上,或许他还会好受一点。 可现在你让他对着一个只有气境初期的小丫头说出认输之言,那比杀了他还要让他难以接受。 “能不能快点,这么多人都还在等着呢!” 秦阳显得有些不耐烦,事实上现在所有人也确实都在等着须风的决定。 他们其实也清楚,以须风现在这样的状态,莫说是气境初期的沐清歌了,恐怕一个体境的古武者都能轻易将他击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须风就算上场也是自取其辱。 看来秦阳早早看透了这一点,这才如此恃无恐。 可他们也知道须风与生俱来的傲气,之前宁死也不愿向秦阳低头,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再给你三秒的时间,要是再不上场,就判你输!” 秦阳皱了皱眉头,听得他口中说出来的话,明显是给须风下了最后通牒,而他们也确实不可能一直这样等待下去。 对此孔文仲和清玄子,包括北方高台上的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