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骂声不断!千帆点点,直扑福建! (第3/3页)
,直接冲入店铺,拉到店铺外,当街砍了脑袋。 然后把脑袋送到他们背后主家府上。 全城粮价瞬间跌落。 甚至跌落到正常价格之下。 “这才是朱四郎!” “这才是那个从草原杀回来的四皇子!” “军事管控期间,他让咱们做什么,咱们就做什么,可千万别招惹这个杀星,三十几个人,说杀就杀!” …… 整个闽县富人,顿时寒蝉若惊。 之前蒋进忠代表朱棣登门联络时,大家还误以为,能和人家讨价还价。 不到一天时间,血淋淋的人头都被当做礼物,送到府上了。 这回,整个闽县士绅,全都明白,朱棣是个什么人了。 一时间,纷纷派出家里人,协助县衙安置入城百姓。 整个闽县,突然间没了乱糟糟的各种声音。 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百姓不在抱怨,悄悄排队购买粮食…… 各大酒楼、客栈纷纷接纳入城避难百姓。 …… 又一个黑夜。 徐辉祖满身疲惫回到屋内。 李渔忙走上去,帮徐辉祖脱掉满是尘土的外套,“幸亏有姐夫坐镇,这么规模庞大的动员,要不是有姐夫压着,你恐怕应付不来……” “不是恐怕,是肯定应付不来。”徐辉祖笑笑。 这回,他真是学了很多。 比如直接撤掉海防,驱赶百姓动起来。 比如,先让蒋进忠登门拜访,联络城内士绅。 可转头,就因为粮价的问题,毫不犹豫,毫不妥协,砍了三十多颗脑袋。 以前,他总觉先礼后兵根本就是一种软弱,把礼看的太重。 这回他才发现。 根本不是。 先礼后兵,不是为了表现礼。 而是为了用强硬手段时,效果更好,更显著! 反差巨大。 震慑作用也随之变大。 李渔笑笑,接着皱眉道:“可姐夫的名声……” “不用担心。”徐辉祖笑了,“看着把,等这场大战过后,只要不是忘恩负义之辈,都得感谢姐夫。” 其实,姐夫这一套动作,才是保全百姓生命和财富最好的办法。 …… 于此同时。 金陵。 皇宫。 朱元璋心情十分好。 大儿媳生了。 给老朱家又生了小子。 以前,老朱家就他一个人。 现在,终于有点人丁兴旺的样子了。 殿内,马秀英正在卸妆,听着朱元璋哼小曲,踏入殿门的响动,笑着转头,询问:“这段时间,再有没有收到老四的消息?” 朱元璋来到榻边坐下,笑道:“放心吧,福建都司沈仁是个纯粹的将领,叶茂是江宁出身,和混账老四也算是老乡,而且是寒门出身,并非士绅……” 当初他安排老四去福建,就考虑很多。 老四依托闽县对海外,发起的军事行动。 沈仁即便不支持,也不会掣肘。 叶茂和老四老乡的关系,老四、辉祖推行乡土村社,即便担心太靠近老四,对将来仕途不利,也不会掣肘。 “听说,王诗选怀孕了?” 朱元璋点点头。 马秀英继续询问:“赏了吗?虽说,只是标儿一个妾室,可毕竟是高丽翁主……” 朱元璋笑道:“咱明白,赏了。” 一个妾室,不赏也可以。 不过毕竟是高丽翁主。 赏一下,就当是维护邦国关系,往后老四立足四海之上,战船补给之类,或许还需要停靠高丽。 乃至,如果老四有需要。 或许还得让高丽,割让几个沿河港口码头。 他虽然对海战了解不多。 但也知道,海上航行,十分依赖于据点、港口。 真让老四离开出海闯到。 依着老四的性格,遇到困难,也不会向他求援。 但他不能不给老四提前考虑。 …… 翌日。 整个闽县还在紧锣密鼓运转中。 鸡笼屿。 海湾外。 陈祖义旗舰后面,近千艘大大小小战船缓缓扬帆。 陈祖义看着一面面旗帜升起,脸上笑容微微淡了点。 各家旗帜没有升起前,他有种感觉,仿佛这些战船都是他的,这股力量,都为他所控制。 随着各家旗帜升起。 打破了他的错觉。 不过没关系。 只要此番攻下闽县,他的威望就会进一步增加。 然后收买笼络小势力,让小势力挑战中等势力,最后,他要把这股力量,全都掌控在手中! 到时候,他就是真正的四海之王! 大明都要忌惮三分! 朱皇帝都要遣使册封他! 那个时候,他就以承诺,绝不sao扰大明,甚至愿意为大明驱赶海盗,守海为由,说服朱皇帝开海禁! 财富滚滚而来。 他可以建造更多战船,养活更多兵马,吞并周围所谓的王国、土邦。 这一切,还得感激明四皇子朱四郎。 若非他来福建,还大言不惭要剿灭海盗。 海上各方势力,也就不会尊奉他,还让他领导! “吹号,出发!” 嘟嘟嘟…… 随着陈祖义一声令下,低沉肃杀号角声从旗舰响起。 旗舰率先动起来。 千余艘战船,千帆点点,直扑福建方向……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