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天下第一强军? (第1/3页)
“当然,你们殿下若是小气,交代你们,保守秘密,那就算了。” 梁道明激将道。 哼! 总旗怒哼一声,“别说你没机会离开闽县,就算有,并且学会了,我们殿下也不怕。” 战术嘛。 根本没办法隐藏。 战场使用一两次,就会传开。 没必要遮遮掩掩。 且对方听了,也未必能学会。 兄弟们从金陵出发,一路到福建,花了多少苦功,流了多少汗水,多少人被战马摔下马背。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殿下说,一旦两军交战,无论前期准备如何,无论身处优势劣势,都要懂得如何高效运用兵力……” 梁道明认真听着。 叶文举也竖耳偷听。 两人都是老行伍。 叶文举更是参与了中原元末群雄逐鹿。 虽然败了,但领兵作战的眼光一点儿也不差。 两人隐约察觉,朱棣的战术,需要一种新兵制。 …… “就好比我刚才活捉你们,活捉的难度大,我就派少量兵力,只要缠住你们,不让你们跑了就行,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围杀你们三个手下,杀人更容易些,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迅速解决目标,我就释放了更多兵力,转而投入活捉你们,这样,我的成功机会更大……” 梁道明看了眼总旗。 明四皇子把一个总旗都能调教的如此。 其能力,可想而知。 这名总旗,若是在他麾下,就凭其能力,至少都是一个领兵五百头目。 …… 傍晚。 临近宵禁。 打赢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闽县。 “赢了,燕王赢了!” “怎么可能,九百对数千,怎么可能赢!” “真的!俺亲眼看到,一队骑兵押送两名海盗头目进入闽县。” “真的?” “千真万确!” “午后,五百倭寇突然接近闽县,证明燕王不让咱们出城,真是为咱们考虑。现在打赢了,也就是说,燕王答应倭寇约战,就有必胜把握?咱们误会燕王了?” “燕王呢?燕王回来了吗?俺要去给燕王道歉!” …… 百姓在议论中,渐渐明白,朱棣种种举动,都有考虑大家。无数人,来不及欢呼,就满腹歉疚。 此时。 被百姓议论的朱棣。 已经出现在县城西边闽江边。 十数骑狂奔而来。 领兵追杀三十里后,朱棣就以谭渊部骑兵为主力继续追杀,步兵放慢速度在后面收拢俘虏。 而他,则带着数十骑,迅速赶往闽江边。 追击倭寇重要。 这两百艘战船也十分重要。 决不能让人给破坏了。 …… 数十骑,抵近岸边后停下。 落日余晖映照下。 两百艘战船,几乎把闽江河道完全拥堵。 徐辉祖目视眼前壮观景象,替朱棣高兴,情不自禁咧嘴笑了,“姐夫,这些战船以后就是你的了。” 闻声,朱棣也笑了。 眼前这些战船,怎么说呢。 与他想象的海军战船,差距还太大了。 他设想中的海军战船,甲板不建太多占用空间的船楼,要有一根高高的桅杆,一副巨大的风帆。 甲板上,要有一层火炮。 船舱内,最少还要有一层火炮。 船大小无所谓。 火炮多寡无所谓。 装配的铜炮、铁炮无论多么落后。 至少,新一代的海军战舰,必须取代投石车。 其实,火炮上舰并不难。 把现在的火铳放大就行。 …… 不过这一切,都得去鸡笼屿做。 倒不是他想遮遮掩掩,害怕大明学去。 在大明境内,他敢制造武器,一旦被人发现,必然要闹出是非。 他嫌麻烦。 拿下鸡笼屿后,那是他的地盘。 他的封地和二哥他们的封藩之地不一样。 是他自己打下来的。 按照老头子的意思,只要他不称帝、不造反,在自己封地内,想做什么都行。 眼下,这批战船将就用一用还行。 将来,逐步改造,把投石车拆了,改装火炮。 朱棣收敛思绪,扭头看向身后带来的兄弟们,笑问:“你们确定会驾船,对吧?” 这些兄弟都是挑选出来的。 他要驾船去闽江下游见沈仁。 这回,倭寇损失太惨重了。 他很担心。 严重损失,致使倭寇咽不下这口气,发疯反扑。 “殿下放心吧。” “大战舰俺们不会,那种小的,俺们在家里时,cao弄过。” …… 三十几人,纷纷拍胸脯保证。 随后,朱棣、徐辉祖带着三十几人,cao控三艘小船,顺流往闽江下游而去。 一个时辰后。 与沈仁汇合。 “卑职沈仁,率镇东卫将士,拜见殿下!” 闽江岸边。 盔甲碰撞声响起时,跪倒一片。 徐辉祖站在朱棣身后,暗暗好笑。 当初在闽县时,沈仁都没行跪拜礼,现在却如此,所表达的态度,太明显了。 这已经不是靠近。 而是愿意投靠! 余光看向朱棣,暗暗腹语嘀咕,‘幸亏姐夫从未想过争储夺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