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邀请沐英、蓝玉来福建,观摩新军! (第2/3页)
/br> 就是太聪明,太能折腾了。 但凡少折腾,牟足劲,只干一两件事,都会成为一位名垂青史,举足轻重的皇帝。 “咱倒不是担心朝中和民间非议。” 只要他朱元璋活着,无论谁都翻不了天。 “咱是担心,老四摊子铺的这么大,折腾的这么大,在福建就狠狠栽跟头,同时,又想让老四在福建栽个跟头,咱们护着,他栽跟头也无妨,可就怕他出海后,太折腾,狠狠栽跟头……” 那时,他和秀英在还好。 总能予以支持。 可就怕他和秀英不在了。 谁来给老四当后盾? 兄弟间再亲,也比不上父母。 “现在,你知道咱多纠结了吧?” 马秀英不由笑了,“老四要是知道你这番心思,应该会愿意给你洗脚的。” “咱是为了这嘛!”朱元璋气的瞪眼。 随着朱元璋、朱标对雇工身股制暗示表态,朝中风波渐渐平息。 很多官员,备受鼓舞。 把此事,当成对朱棣的首次胜利。 …… 蓝府。 沐英带着家眷,受邀来蓝府作客。 饭后。 孩子们去玩耍。 女眷们也凑在一起聊天。 蓝玉和沐英来到书房。 落座后。 哼! 蓝玉便冷哼一声,“一群自欺欺人的蠢货,竟然把此事,当成对燕王的首次胜利。” 朝中文官对上朱老四,屡试屡败,输多了。 竟然开始自欺欺人了。 “这是他们的胜利吗?我怀疑,燕王就根本没指望,太子爷和陛下赞同雇工身股制,人家要出海搞!” 这才是他最为忧虑的。 太子爷没有魄力在大明搞。 也不怪太子爷。 此事,牵扯文武官员、士绅、商人,这是一股能颠覆大明的力量。 太子爷不赞同搞。 很正确。 可燕王若是出海搞成呢? 有钱才能养兵! 俞靖不是写信给昔日水师同袍,要率领海军,跟随燕王从秦淮河回金陵助战吗? 他很好奇。 很期待。 迫不及待想近距离观摩,俞靖吹出的牛。 可也忧虑,将来有钱有兵的燕藩,真的率领无边无际的战船,突然驶入秦淮河,长驱直入,登陆金陵。 朱老四这样做的可能性不高。 这点,他还有信心。 可朱老四的后代子孙呢? 朱雍鸣呢? 朱雍鸣的儿子、孙子呢? …… 沐英认真倾听蓝玉的忧虑。 那群文官能自欺欺人。 他们身为将领,自欺欺人最要不得。 他也赞同蓝玉的猜测:雇工身股制,老四根本就没寄希望陛下或太子爷推行,只是对未来出海的一种实验。 可福建建成。 老四出海建成。 传回大明。 百姓会怎么想? 人心向背,往往会在极短时间内发生。 蓝玉并非杞人忧天。 …… 沐英沉吟道:“乡土村社 雇工身股制能不能成,看老四在福建的成果就知道了,咱们耐心等着看吧。” 不然如何? 攻击老四? 这种事他做不出来,而且,做了也未必能成功。 都不用刻意盯着老四一举一动。 每年年终大议,朝廷都会统计每个行省的田税、商税、人头税等各种税赋。 一旦福建的税赋增高,就意味着,老四成功了! 蓝玉点点头,转移话题,提及另一件事,“燕王调遣三百海防兵前往鸡笼屿,虽然名义是保护鸡笼屿迁徙百姓,不过,我看最主要是在鸡笼屿训练新军!” 朱老四在福建境内练兵。 朝中肯定有些人,又要叽叽歪歪,说什么朱老四心怀不轨。 人家早料到这一点。 一边迁徙百姓,一边派兵去鸡笼屿。 迁徙的百姓家,都有青壮。 一人当兵吃饷,刚好可以补贴家里面,在东番垦荒立足。 “瞧瞧这位的手段,招募兵马同时,恰好也提供了百姓安置后,初期生活问题!” 做事这般严丝合缝,巧妙配合。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折腾的是太大了点。 可若说没有成功可能性。 他绝不相信! 朱老四既然敢做,肯定通盘考虑了。 朱老四是个运筹帷幄的高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