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朱元璋派出的文武、水陆观摩团! (第4/4页)
之人到底是谁,她也没头绪。 但她知道,四郎绝不希望,秘密揭开时,这个人是大哥。 所以,下午刚开始时,隐藏最深的情绪,才会十分压抑。 ‘希望不是吧。’ 夫妻二人,默契把此事压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 …… 年后。 徐辉祖、沈至等人启程离开。 朱棣、徐妙云带着孩子们,则留在鸡笼屿。 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及跟着朱棣学习武术外。 俞靖特鸡贼,知道这些孩子将来肯定是朱棣身边的中流砥柱,经常开着战舰,带孩子们出海。 希望孩子们喜欢海军,将来在海军效力。 学生在海军效力,朱棣作为老师,总得把资源偏向海军吧?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 金陵城都能听到。 而朱棣,则大部分时间,泡在军营中。 训练将士们。 福建方面,叶茂带着一群士绅,春节期间,亲自来了一趟鸡笼屿。 最终商议确定,今年福建批准搞一千个乡土村社。 至于去年三百个乡土村社村庄,周围邻村,自发性搞乡土村社,布政使衙门不限制,采取默许态度。 朱棣就是想看看,百姓自发搞,能干成什么样。 与叶茂等人的悲观不同。 他对此较为乐观。 敢于自发主动搞的村子,一定有敢闯敢干,并且能组织起百姓的能人。 他曾见过一个时代。 农村涌现出许许多多这样的能人。 这个时代,肯定也不会少。 他也不怕这些能人,窃取乡土村社的全部利益。 朝廷从律法上,已经确定,乡土村社股份不可转让,只能父子传承。 这些能人,带领乡土村社发展起来,如果不满足乡土村社带来的财富,只能带着积累起的本钱,转变为商籍,前往城镇发展。 按照他的规划。 商人也必须施行雇工身股制。 总之,乡土村社 雇工身股制就是搞活民间,就如同乱世一样。 民间越活跃。 越容易在庞大的百姓群体中,筛选出有能力的佼佼者。 乡土村社 雇工身股制的模式,又规定了,这群有能力的佼佼者,可以更富,但必须分润一部分财富,直接在民间层面进行均富。 带更多人富裕。 商业模式传统,说到底是培养出来的。 只要他坚定不移这么干。 坚持时间久了。 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方式时。 即便一小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想改变,也不敢犯众怒。 培养全民共识至关重要。 他就要在福建试验。 他要看看,整个福建,大多数人形成这种共识后。 等他离开福建,离开大明后。 他留下的这套东西,能延续多久? 如果大部分人的认同共识,最终能挡住小部分人贪得无厌的私欲。 那就证明,这套东西,可以长久存在。 所以,接下来,他要在整个福建,推动乡土村社 雇工身股制同时,掀起一场,全福建,全民共识! 这种共识,最终要像三纲五常,牢不可破,坚定不移! …… 福建轰轰烈烈的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引起金陵激烈讨论。 …… 洪武十三年十月。 御书房。 朱标刚刚结束兵法考校。 恰在此时。 蒋瓛送来了福建最新消息,“陛下,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整个福建,至少五成商贾,已经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燕王近期通过布政使衙门,在整个福建民间,推动雇工身股制舆论认同……” …… “大儒吴海带头反对……” 朱元璋微微皱眉,没想到朱棣动静闹得这么大。 大儒吴海影响力不止在福建。 整个大明都不小。 待蒋瓛介绍完后,朱元璋没发表意见,看向蓝玉等人,笑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蓝玉忙答道:“陛下,臣等准备近期就启程去福建。” “父皇,儿臣想让方希直、练子宁等人去福建观摩。”朱标恰到时机提及此事。 朱元璋笑笑,随即说道:“可以,另外,水师也派人去,组成一个文武、水陆观摩团,你们准备准备,三天后就动身。” 所有人惊愕抬头。 这观摩团规模,太大了吧!?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