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金豆子认姑姑,胜!(谢白丁李秀才盟主) (第6/8页)
十分高兴。” …… 双方寒暄几句,练子宁做一请的手势,“王爷,县衙已经在城头准备了些吃食……” 朱棣点点头,转头看向汤和,“二叔,咱们上城头,吃点东西?” 哈哈…… 汤和爽朗大笑:“好啊,二叔跟着你,也当了回赢家。” 话中,转身对评判小组成员命令道:“马上快马加鞭折返,把陆军第一镇取得第一阶段,抢夺溧水胜利的消息,告诉朝廷。” …… 城头。 汤和端着一碗热汤,吃着一块玉米饼子。 边吃边称赞道:“你们土桥村发现的这种玉米作物,可是个好玩意儿,二叔早想去你们土桥村参观一下了,可惜,一直没机会。” 朱棣含笑邀请,“二叔,对抗演练结束,我的两个学生要成婚,到时,二叔和我一起去土桥村。” “那敢情好!” 汤和爽朗大笑,笑过后,看着远处,隐约出现的火光,收敛笑容,询问:“老四,我观察了,天黑后,陆军第一镇将士,似乎根本不受影响,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朝廷军队。 一旦天黑后。 即便举着火把,行军也十分困难。 无他。 一到晚上,很多士兵就是睁眼瞎。 郎中称夜盲症。 他估摸着,另外两支新军,除了耐力不如陆军第一镇。 恐怕夜盲症也占很大因素。 朱棣盯着远处缓慢移动的火光,“二叔,我们陆军第一镇,每隔几天就会吃一顿rou食,鱼rou更是天天都有,将士们都吃的不愿吃了……” 夜盲症说白了,就是营养不良。 朝廷军中,天天都是咸菜配主食,不夜盲才怪。 当然,历朝历代当兵的都是如此。 咸菜配主食,能吃饱,已经不错了。 汤和好奇问:“这得多少钱?你们陆军将近两万,加上海军三万人,这么吃,单单吃这一项,就是天文数字吧?”
朱棣笑笑,“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主要还是乡土村社的功劳……” 进忠为了让将士们吃好。 和鸡笼屿附近的乡土村社村庄达成协议。 他们为村庄提供鸡苗、小猪仔。 百姓帮忙饲养。 三头猪,长成后,其中一头归属他们,另外两头也可以卖给他们。 养鸡就更加方便省钱了。 海军隔三差五,开着战船,拿着渔网去海上捞一次。 然后把捕获的鱼,rou质好的,送到军中食用。 一些不好的。 直接扔到海湾内,引海水修建的鱼塘内,附近乡土村社村庄百姓,每天去鱼塘捞鱼,带回去,剁碎喂鸡。 养鸡成本十分低廉。 几乎没有成本消耗。 “二叔,福建那边用山林种植橡子树,栗子树、枣树、柿子树,等这些树木进入结果期后,橡子可以用来喂猪,栗子、枣可以加入面食中,做成各种月饼、糕点之类,柿子、果子晒成果干,可以贩卖给海贸远行的商旅,他们在海上,吃不到新鲜菜蔬,这些东西十分抢手的……” …… 说到最后,朱棣笑着看向汤和,“二叔,咱们大明只要坚持这么发展下去,未来一定是一个,民间繁荣活跃,各种物品极度丰富的时代!” ‘老朱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妖孽!’ 汤和暗暗感慨,含笑看着朱棣,低声问:“老四,你到底在怕什么?” 朱棣看去。 汤和直言不讳道:“二叔能察觉,你在极力试图说服我,说服很多人,认同大明现在的新变化,和二叔说说,你到底在怕什么?担心什么?” ‘这群老人精!’ 朱棣感慨一句。 他对未来有很多担心。 大哥会不会变? 会不会突发变故,导致他辛苦努力的这一切,付之东流。 新旧矛盾的碰撞。 …… 他只是希望,能说服更多人,支持大明现在的变化。 朱棣和汤和推心置腹时。 远处。 两支朝廷新军,一前一后靠近溧水县。 常茂看着城头灯火通明,影影绰绰,脸色难堪极了。 所有将士,本来就又累又饿,此刻,看着远处城头,垂头丧气,宛若泄气的皮球。 沐英已经和蓝玉、徐达汇合。 蓝玉盯着城头,苦笑:“三哥,看到了吧,朝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还是输的一败涂地!” 他真的努力了。 一路跑到现在,几乎有一成将士掉队,留在后面慢慢收拢跟随。 即便如此,依旧没跑过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 …… 溧水河畔。 朱元璋帅帐内。 群臣眼巴巴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放下手中信报,抬头,环视众人,唇角浮现笑容,“已经有结果了!” 所有人顿时精神一震。 “陆军第一镇,率先抵达溧水县!” 群臣骤然抬头,瞬间哗然。 “怎么可能!” “陆军第一镇最后过河!” “是啊,过河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朱标不解拱手,“父皇,二叔送回的信报,有没有指出,陆军第一镇最后过河,却赶超的原因?”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 满意点点头。 标儿没有被失败影响,第一时间想搞清楚原因。 还不错。 “你二叔信报中说,老四的陆军第一镇虽然是新兵,可坚韧性,耐力都很不错,整体素质,优于朝廷军队,另外,老四陆军第一镇,没有夜盲症,入夜后,这个优势,令陆军第一镇如鱼得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