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分兵!朱棣下决心! (第2/7页)
看着李景隆,信誓旦旦笃定道:“朱老四即便知道了,我猜他也不会闹情绪,此番北征,本来就是给太子树立绝对威望,他既然回朝,就应该很清楚这个目的。” “你觉他,为何要答应脱古思帖木儿约战?” “他就是要想要给所有人做表率,大家团结一心嘛,既然他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点委屈,总应该忍吧?” …… 李景隆瞪大眼看着常茂的嘴脸。 这不是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吗? 朱老四接下战书,率领陆军第一镇打一场艰难的攻城战。 人家是做表率。 可不能看清楚人家想团结人心,就得寸进尺吧? 这么搞下去。 往后,朝廷真要遇到过不去的坎儿。 朱老四还会这么不计利益,回来帮忙吗? 他虽然打心底里,不喜朱老四,但也觉,做人不能如此。 这样做,路会越来越窄的! 常茂并未觉有什么不对,继续自顾自侃侃而谈,“至于太子爷,无非就是当着众人的面,狠狠骂我一顿罢了!” 太子爷是上位者。 难道他愿意看到,未来治下的大明军民,上上下下都尊崇朱老四?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这些事,太子姐夫不方便做。 为了向世人展现兄弟躬亲,也不能做。 但他可以! 抵达张北后。 姐夫最大可能,就是当着朱老四的面,狠狠责骂他一顿,表明态度罢了。 还能如何? 李景隆看着常茂,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常茂此番,把太子、朱老四的反应全都考虑的十分详细。 算计也十分精明。 这番阴谋,算得上是极大利于太子。 利太子,其实就是利常家。 利整个太子系。 可怎么想都觉别扭。 常茂更多考虑中短期利益。 大明长远利益呢? 这么做,若是彻底寒了朱老四的心,对大明长远利益,会有什么影响? 他无法判断。 此举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四日后。 捷报还在快马加鞭赶往金陵时。 数十万民夫,随同数十万北征大军,抵达张北城。 朱标,朱棣带着将领们,在张北城城头迎接北上集结的将士。 数十万大军,一队队在城外列阵而立。 “首战大捷,太子威武!” “太子威武!”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 某刻,阵列中有士卒轻声呼喊,不到半柱香时间,数十万人的山呼千岁声,凝聚成一股声浪,冲霄而起。 朱标微微愣怔。 随即,向城下阵列方向招手示意。 山呼声顿时更加热烈。 李景隆瞪大眼,惊诧扭头。 底层士卒也太好糊弄了吧? 竟然真的相信,此战是太子英明神武指挥的结果? 视线看向常茂。 常茂满脸得意笑道,“别这么看我,这可不是我安排的,都是将士们发自内心,自发的!” 李景隆挤出一丝笑容。 眼底担忧一闪而逝。 抬头,寻找朱棣身影。 只见朱棣站在朱标身边,正和朱樉等皇子不知说着什么。 谈笑风生。 似乎并未因此而恼怒。 是顾全大局? 城府深? 还是根本不在乎? 他无法判断。 …… 人群边缘。 汤和与徐达站在一起,见徐达视线从朱棣身上收回,脸色微黑。 哎! 默默叹了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肯定是下面人擅自做主。” 哼! 徐达微哼,余光瞥视汤和,“二哥,这样会寒了人心的,你看看谭渊为首陆军第一镇将领!” 汤和余光看去。 谭渊、张武等出身丘福卫的将领,和丘福、朱能等人站在一起。 虽然没有露出恼怒之色。 可满脸肃然,看不到一丝笑意。 徐达继续低语道:“四郎可以不介意,可他是东番之主,陆军第一镇最高统帅,他现在为朝廷考虑的同时,也要为自己麾下的兄弟、百姓考虑,二哥,你说今后朝廷真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四郎还能不计较个人利益回来帮忙吗?” 即便四郎傻乎乎愿意。 也得考虑下面兄弟愿不愿意! 这就好比一个男人成家立业。 就不能像未成家时,只考虑父母的感受。 还得考虑妻儿的感受。 太子系这些人,为了中短期的利益,已经把四郎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了。 汤和默默叹了口气。 其实,刚才安慰老三时。 他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