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_第四百四十九章:燕藩,蝶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燕藩,蝶变! (第2/5页)

点作用……”

    其实,这不是他想出来的。

    是不久前,他来这里观摩。

    发现有一个老匠人用毛巾包着头,他询问才知道目的。

    然后指派舅舅试着推广一下,看看到底管不管用。

    当时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想让金陵工业区变得更强大。

    一定要追赶、超越、狠狠碾压燕藩。

    可没想到,舅舅把别人的功劳给了他。

    不过,确实有他的功劳。

    大哥刚刚不久前,因为坚持自造培养工人,得到皇祖父夸赞。

    他也想让父亲赞赏。

    ……

    “允炆,这件事你办的不错。”朱标含笑表扬一句,转身继续参观。

    雄英带着杨荣,时不时询问工匠,渐渐落在后面。

    某刻。

    杨荣看到朱允炆跟在朱标身边,时不时有说有笑的一幕,微微皱眉,拉了拉正在和工匠攀谈的雄英。

    雄英结束与匠人的攀谈,起身,边走边问:“师兄,你怎么了?”

    “太孙真相信,发包这个想法是允炆殿下想出来的?他都没有深入一线亲自干活,他能想到?而且,类似发包这种修修补补的办法,真的能对咱们大明的工业环境,产生突破性促进作用?”

    朱允炆特别会讨太子欢心。

    太子属于那种中庸温文尔雅之人。

    他注意到,这一年多,朱允炆似乎有意在模仿太子。

    他无法判断,这到底是朱允炆自己的主意,还是有人在背后教朱允炆。

    ……

    雄英看着杨荣虽然担忧,却十分沉稳的神色,不由笑了,拍了拍杨荣肩膀,“师兄,我知道你担心什么。”

    雄英没有继续谈论关于朱允炆和朱标的事情,只是向杨荣豁达表明,他都知道。

    转而说道:“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类似发包,修修补补的办法,原本,我想着,巨大不便中,最终促使人们放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老观念,主动剪发,可我没想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类似这种,束缚大明发展的传统老观念还有很多很多。

    这一道道枷锁,如果不冲破,大明的工业发展,就永远不可能提速和活跃。

    “其实,问题都摆在那儿,吕兆为首的管理层,除了皇祖父、父亲视察时,会来一线,平日里,他们几乎天天坐在官房喝茶,下面人做出功劳了,他们抢着往自己头上按,这种情况,匠人们如何能有积极性?”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风气。

    虽然父亲还没看出来。

    可皇祖父已经知道了。

    但能有什么办法?

    几千年的官僚风气,如果不全面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百姓的经济、社会、政治地位。

    永远没办法遏制官僚风气。

    四叔说过,天下各种力量讲究一个平衡、势均力敌才行。

    只有百姓的力量增加,才能有效遏制官僚风气。

    否则,除非换一个真正的好官能官,才能办好金陵工业区。

    可用四叔的话说。

    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同理,绝大多数官员也是平庸的。

    真正的好官能官,太少了!

    总不能,把左相、伯温先生放在金陵工业区,搞工业吧?

    ……

    雄英看着朱标已经走出火铳厂,收敛思绪,“走吧。”

    一个时辰后。

    朱标走出金陵工业区。

    看着殷勤送他们出来的吕兆,叮嘱道:“看得出,伱也用心了,不过,不要总是坐在官房内,咱们都去鸡笼屿工业区看过,你们难道没有发现,鸡笼屿工业区的管事之人,都天天在一线吗?”

    “辉祖和老四他们当时搞乡土村社,还天天深入农村调研呢……”

    吕兆脸上笑容凝滞,忙低头。

    他堂堂太子侧妃的兄长,难不成还要天天泡在这种环境恶劣,高温、噪音、灰尘飞扬的一线?

    用得着吗!

    别说他了。

    太子爷问问满朝文武,谁愿意这样干!

    大家伙儿是来当官儿的,不是做低贱的匠人。

    如今看来,以后得天天去厂房,装模作样,装装样子了。

    “太子爷教诲,臣记住了,往后,臣肯定天天坐镇一线!”

    ……

    杨荣瞧着吕兆,摇了摇头,凑到雄英耳边,低语:“瞧着吧,以前工业区这群官员是坐在官衙喝茶,接下来,他们就要去一线搞形式主义了,他们的心情必然不好,恶劣的情绪,必然要发泄在匠人们身上,对生产、匠人积极性的打击更大!太子殿下似乎看到了问题,可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错了……”

    蓝玉偷偷听着杨荣的分析。

    满眼欣赏。

    杨荣这番预测,令人惊讶。

    他听闻太子对吕兆的叮嘱,也觉得,应该对金陵工业区能起到促进作用。

    可杨荣却认为,非但不会促进,反而还会起反作用!

    杨荣这番分析,又让人无可辩驳!

    不愧是朱老四的学生!

    而朱老四把这么优秀的学生,安排在雄英身边,帮雄鹰。

    这恩情,他们蓝常两家,还不清。

    蓝玉伸手按在杨荣发顶,杨荣和雄英看来时,低声笑问:“今年除夕夜,在宫里过完,是不是还要去土桥村大营,和你们那一群兄弟,一起过年”

    朱雄英含笑点头,蓝玉征询道:“舅姥爷能不能和你们一起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