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朱棣教子 (第1/4页)
“拜见父皇、母后、大哥。” 朱元璋等人乘坐朱棣赠送的新式马车抵达后,朱棣一群皇子忙行礼参拜。 “免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走到朱棣面前,抓住朱棣的手,在众人注视下,往国子监内走去。 众人看着,眼神中流露出似能理解的神色。 有人欣慰。 有人略带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尤其是一群后宫嫔妃,眼底酸溜溜之色一闪而逝,看看跟随朱标迅速走在朱元璋、朱棣父子后面,自己的儿子。 心中的酸楚就更浓了。 小声议论。 “陛下对老四可真好。” “可不,现在咱们太子爷,恐怕都没老四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重了,更别说咱们儿子了。” …… 徐妙云、太子妃常氏以及其他儿媳,陪着马秀英,听到后面传来的若隐若现议论声。 马秀英扭头看了看徐妙云,见徐妙云平静自若,满意笑笑,握住徐妙云的手,轻轻拍了拍。 徐妙云扭头,看到马秀英、常氏、观音奴等人含笑点头,笑笑…… 父皇对四郎表现出的喜爱,有人嫉妒,可也有人理解。 并不是所有人都只看到眼前的一幕。 而没想到,四郎这么多年做了多少事。 自从洪武九年出宫,十六年了,过年这种喜庆团圆的日子,没有机会和父皇母后团圆。 时隔十六年。 但凡有一颗公允之心,就不能不明白,父皇为人父母那种心情。 …… 朱元璋、朱棣父子走在最前面。 和后面有段距离。 朱元璋声音不高也不低,说道:“你们这部新编梁祝,可就差指着爹的面,骂爹了……” 朱棣顿时哭笑不得,扭头看着朱元璋发牢sao。 “父皇,我们即便骂,骂的也是东晋,和咱们大明有什么关系?” 老头子摆明了这是故意表达很受伤害,很委屈。 没想到,老了老了,老头子竟然还有这样一面。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余光看了看朱棣,询问:“这段时间,你在咱们大明各处观察,你的人民经济、精英经济论述写完了吗?” 朱棣点头,“快了,等写完后,孩儿第一时间呈送父皇把关。” 哼! 朱元璋微哼一声。 他能把什么关。 这些年,天下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他还得学习呢。 …… 父子二人低声议论着,往国子监里面走去。 远远,便看到,等待的人群,人头攒动站着。 朱棣看到等候圣驾的人群时。 来观看的权贵、读书人也看到了朱棣。 当看到朱元璋抓着朱棣的手,走在最前面,纷纷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胡惟庸、吕本、齐泰、黄子澄等人凑在一起,藏在人群中。 黄子澄盯着朱元璋父子二人,小声道:“这分量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胡惟庸扭头看了眼黄子澄,转头,盯着朱棣、朱元璋,也不知心里想什么,唇角含笑轻声道:“也能理解,毕竟,燕王十六年没有回宫过年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他今天是第一次来看这部新编梁祝。 同时,想看看,读书人的具体反应。 “拜见陛下!” 参拜声响起时,胡惟庸回神,忙随大流跪倒参拜。 朱元璋站在参拜的众人前,挥手道:“今天是年节,就不讲究那些虚礼了,咱是来与伱们,一起观看舞台剧的,都平身吧。” “谢陛下!” 众人谢恩后起身。 让开一条通道。 朱元璋带着皇室众人来到最前面,摆好的一排排凳子上坐下。 等后面众人全都落座后。 所有人都盯着,前面用红色帷幕遮挡的舞台。 ‘祝母会如何责骂打击梁山伯。’、‘哼,我作为一个有闺女的母亲,要是一个穷小子,敢惦记我家闺女,我非把这个没点自知之明的穷小子,羞辱的跳河!’ 诸如之类小声议论,从后面传来。 朱棣一家坐在朱元璋、马秀英附近。 朱棣就坐在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低声问:“今天演什么,是不是就像后面那些女人议论,祝母狠狠羞辱梁山伯?” 朱棣轻轻扭头,往后面看了眼,低语笑问:“父皇,其实你和母后的经历也和梁山伯、祝英台差不多吧?当初母后的身份可不低,出身书香门第,虽说,我外公他们走得早,可母后义父郭帅,那可是响当当的义军首领,父皇当时还是个大头兵,说起来,连梁山伯都不如吧?父皇当初遇到什么阻碍?” 朱棣满脸八卦。 马秀英坐在朱元璋另一侧,听到了朱棣八卦他们,含笑瞪了眼。 朱元璋更是瞪着眼,低语笑骂:“你爹可比梁山伯厉害,当初你娘就看中你爹我了!得咱不嫁!郭大帅也没反对,知晓你娘对咱得心意后,就同意了。” …… “伯母,我为什么就不能和英台在一起?” 就当一群人,一边低声议论,一边悄悄看着朱元璋、朱棣父子低声笑谈时,红色巨幅帷幕后面,突然传出不甘、愤懑、哀求、对这个世道,有太多太多无法理解的声音。 所有人,瞬间聚精会神,紧盯红色幕布。 巨幅红幕布缓缓升起。 两个人缓缓出现。 一个中年女子,一个年轻读书人,都穿着东晋时期的衣服。 梁山伯满脸倔强憔悴,刚刚受刑,唇角苍白干裂,一双明亮的眼睛,蓄满泪水,却没有流出来,紧盯着祝英台母亲。 祝英台母亲脸上微微不忍一闪而逝。 一群磕着瓜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