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6章【引诱】 (第4/4页)
城楼,一脸的慌张。指着城中的西北角大声喊道,“赵军……赵军突然从城里出现了,沮鹄……沮鹄也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什么?”太史慈瞪大了眼睛。一把抓住了王门的衣襟,大声地叫道,“你是怎么看的人?四门紧闭,赵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城里?” 王门一脸的惊恐,加上被太史慈那么一吓,吱吱唔唔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一直“这、那”个不停。 一阵微风拂面吹过林南的脸庞。他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强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当他听到沮鹄消失、赵军在城里出现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像是被扔上了一颗原子弹一样。轰的一声,整个人都在烈日下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愤怒。他直到这一刻才明白。这一切都是沮授给他设下的圈套。 再次睁开眼睛,林南神采飞扬的脸上变得一阵阴郁,眼神也变得十分犀利,那深邃的眸子里仿佛射出了千万支利剑,扫视着城外遍地的赵军士兵。一扭头,他直接对太史慈道:“你火速带领三千重步兵进城围剿,敌军是从地道里进城的,地道狭窄。赵军士兵众多,能上得了地面的人少之又少。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发现地道口就想办法堵死,并且摧毁地道,把在地底下的赵军全部活埋!” 太史慈一把推开了王门,冲他大喝道:“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去集合队伍?” 王门慌里慌张的跑下了城楼,太史慈带领田楷、邹丹、单经三将也急忙下了城楼,紧随王门身后。 “胡彧!”林南转过身子,大声叫道。 “末将在!”胡彧挺身而出,一脸的坚毅。 “一万轻步兵里有你的五千东夷兵,现在你给我守好此门,不可放入一个敌人进城!” “诺!” 林南急忙对身边的三个斥候道:“快去告诉陈到、文聘、周仓,拼死守好城门,城内之事让他们不要担忧。” “诺!” “李玉林,将海东青放到空中,俯瞰大地,我要知道整个战场的情况。” “诺!” 王文君急忙道:“主公,是否升起狼烟?” “暂时不用,如果我是沮授的话,绝对不会如此单纯的来攻击我军,他必然还有后招。这里是平原,不是山地,要想看到狼烟的话,就必须离的近,我估摸着赵云、黄忠他们应该据此七八里地,何况从城外地下涌现出来的士兵也只有两三万而已,也就是说,袁绍还有十万大军不知去向,如果负责这次指挥的人是沮授的话,那这十万大军足以将我军团团围在这巨鹿泽畔。”林南急忙道。 王文君道:“主公的意思是……静观其变?” 林南点了点头:“敌不动,我不动。赵云、黄忠、徐晃、庞德、卢横、褚燕、林阳、廖化八个人都是比较谨慎的人,只要我不给他们讯号,他们就会提高周围的警惕,一旦发现背后或者周边有援军的话,就会立刻明白一切。” 王文君对于林南的分析很是佩服,同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对林南道:“主公,这些早已经埋伏好的赵军士兵都是步兵,在人数上和我军相当,如果我军现在以骑兵出击的话,必然能够打破赵军的原先部署,也可以尽量拖延时间,逼沮授露出马脚。” 胡彧道:“主公,王文君说的很对,在同等数量上的敌人对于我军来说简直不再话下,我军装备精良,无不以一当十,对付这些虾兵蟹将,简直是小菜一碟。请主公允许末将率领骑兵出战,定能杀的这些赵军屁滚尿流。” 林南寻思了一下,急忙吩咐道:“好,白宇,你代替胡彧坚守此门,胡彧、鲜于辅、田畴、王文君,你们四人各率领一千骑兵从四门同时杀出,然后在城外围着县城转圈,见到敌人就杀!” 胡彧、鲜于辅、田畴、王文君、白宇五个人异口同声地答道:“诺!” 李玉林也想上战场,拱手道:“主公,余下一千骑兵,让属下带着吧,也好在城外往来救援。” 林南道:“不,那一千骑兵我还有妙用,你现在就专心cao控海东青,替我从空中俯瞰整个战场,然后将信息汇报给我,这比上阵杀敌要重要的多了。” 施杰直接叫唤道:“主公,那我呢?” “你速带领一百人,将城中能烧的东西都全部聚集起来,堆积在县城的正中央,随时听候我的命令点燃狼烟。” 李玉林、施杰二人都异口同声地道:“诺!” 命令下达完毕,林南站立在南门上,让白宇指挥左边,他指挥右边,并且让人用转射机、连弩车这两种守城用的一重一轻两种武器进行防守,准备迎接不断向城池涌来的赵军士兵。 可是,令众人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冲上来的赵军步兵居然在冲到距离城池还有四百米远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后续赶来的士兵不断聚集在了一起,前两排的士兵都手持高达一米半的巨盾,将巨盾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立在了泥土里,而后面的弓箭手、长枪手也都陆续排好了队伍,很快便形成了一堵坚实的人墙。 城门打开了,胡彧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手持一根狼牙棒,身上披着重铠,带领着一千骑兵鱼贯而出。 “等等!”林南见胡彧要向前冲击严阵以待的赵军士兵,便急忙喊了出来。 胡彧听到城楼上传下来的声音,便勒住了马缰,扭头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林南没有回答胡彧,而是转身对另外三名斥候道:“火速奔往其他三门,告知王文君、鲜于辅、田畴三人,暂时停止对敌人的突袭,如敌人不进攻,就按兵不动,如果敌人进攻了,就让他们在城门上守兵的配合下共同打击敌人。” 三个斥候分别散开,立刻下了城楼。 胡彧已经止住了部下的一千骑兵,问道:“主公,不出击了吗?” 林南道:“这里没有护城河,如果采取骑兵在外sao扰,步兵守城的方式,相互配合之下,可以减少伤亡。” 胡彧明白之后,便转过了身子,目视着前方不远处的赵军士兵,眼睛里充满了怒火,可他又想不明白,为什么敌人不进攻。 城门四周一片静悄悄,可城里却是声音嘈杂,从地道遁入城里的赵军士兵已经多大千人,太史慈带着王门、田楷、单经、邹丹四将在城中迅速采取了反击,并且寻找到了许多地道的出口,太史慈便分兵向聚集在地道出口的赵军士兵发起了进攻。 太史慈手持一杆大戟,身披重铠的他带着三百穿着沉重钢甲的步兵,一鼓作气的朝一个民宅里冲了过去。他身先士卒,一杆大戟所过之处毫不留情,直接杀出了一条血路,身后重步兵直接冲撞了过来,面对赵军士兵那有些锈迹斑斑的武器,他们毫不畏惧,一个个如同虎狼一样,向着敌人便猛扑了过去。 正如林南所说的一样,地道的出口比较狭窄,一次只能出一个人,这也就制约了赵军士兵进行奇袭的效果,而赵军士兵刀枪砍在了敌人的身上,竟然被钢甲挡在了外面,还在惊诧之下,人头便已经和身体分离了。 毫无悬念的厮杀,太史慈带着士兵很快便堵住了地道的出口,三百重步兵毫发无损,弄得地道里面的士兵都不敢露头。(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