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一十、袍泽、同志、父子 (第1/3页)
第411章袍泽同志父子 六月十八日,夜。 陈初化身常山子龙。 猫儿甘心做了那长坂坡。 一番酣畅淋漓的沟通后,晚间那点小小家庭风波,消弭于无形。 翌日。 陈初一早出门,准备去抚台衙门逛一圈。 周国淮南经略陈伯康和兵部尚书王舒所率使团,至今仍滞留在蔡州,齐国这边的陈景彦、张纯孝原本打算陪对方走个过场。 不想那王舒却有些较真,竟真有探寻五月间泗州、扬州之事真相的架势。 既然如此,便需陈初过去扮个黑脸了。 同日,猫儿直到辰时中才起床。 洗漱进餐后,猫儿扭了扭稍有酸疼的柳蛮,走到了书案旁,片刻沉思,提笔写封信。 胜武吾弟,见字如晤. 随后几日,陈初转去了泗州,这是最后一个彻底纳入淮北掌控的州府。 至此,淮北已完全控制了西起桐柏山、东至东海的唐、蔡、颍、寿、宿、泗六州之地,人口三百余万。 再加上已实际落入淮北系之手的河北路、开封府,以及驻扎山东路的杨安独立二旅,齐国半壁江山在手。 掌控一地,便要为一地找出发展路径。 比如现今西门恭治下的河北沧州府,因光照、气候合适,陈英朗在当地大力推行盐场晒盐,已初见成效。 又如唐州多山,早年间农研所在当地推广的菌菇养殖,如今蒸蒸日上,唐州菌菇也成了淮水两岸的知名产品。 养殖产出的价格自然比野生采集来的便宜许多,以前专属于达官贵人的‘山珍’,近年走进了蔡州许多小康之家的餐桌。 蔡州、颍州等依赖场坊商贸立足的州府自不必多说。 陈初去往泗州,便是要看看水利富足的当地,能不能产出些独有产品,譬如淡海水养殖的珍珠、海味干货之类的。 若能批量产出海带、海肠,再佐以唐州菌菇,打碎磨粉,味精不就有了么。 养殖珍珠的利益,更加丰厚。 只是珍珠一道,陈初只知皮毛,需在当地寻找常年和水产打交道的老者,探讨一番。 陈初离家后,猫儿自然是王府主事之人。 十八日那晚,猫儿在气头上,一时说出了禁足十日的惩罚,其实第二天便后悔了。 本来想着,趁蔡憋不住偷偷溜出来时,轻轻说她几句,此事便揭过了。 不料,蔡竟真的待在青朴园不出门了。 猫儿在涵春堂待了四五日后,反倒自己先憋不住了。 六月二十四,午后大暑。 窗外蝉鸣聒噪,猫儿摇着团扇哄睡一双儿女后,没有丝毫睡意,干脆起身穿衣,去往了青朴园。 却不想. 屋内,玉侬、阿瑜和蔡三人围着一台冰鉴,似乎正在吃着什么,见猫儿进来,玉侬赶紧将盘子收了回来。 蔡如女土匪一般,卷着库管一只脚踩在冰鉴上,见猫儿进来也收回了脚,简单整理了一个衣裳。 三人不知吃的什么,嘴巴周围尽是黑紫色汁水。 “吃的什么呀?”猫儿拉着小脸。 “没没没,我和阿瑜就是来看看蔡jiejie,马上便走。” 玉侬摇着双手解释道。 禁足嘛,按说也不许她们来探望。 背对着猫儿的阿瑜却缩着手指了指玉侬的嘴巴,玉侬后知后觉,赶紧在嘴巴上抹了一把,手掌上顿时染成了黑紫色。 眼瞅瞒不住了,玉侬才重新端出了盘子,小心瞄了猫儿了一眼。 那盘子内,赫然是一颗颗饱满熟透、紫到发黑的桑葚 这种浆果,不值钱。 如今王府内,什么样的稀奇水果没有.可偏偏这种儿时为数不多能吃到的浆果,最能勾起人的情怀。 到吃桑葚的季节了呀。 看一眼蔡三人,猫儿隐隐有种被孤立的失落,蔡多细心的一个人呀,马上窥破了这点,不由指了指盘子,“吃么?吃就过来玉侬,给王妃搬张凳子。” “哦哦~”玉侬积极的很。 猫儿却小小傲娇了一下,“你们又没喊我,我这不速之客多讨厌呀。” “啧~喊你一声王妃倒还喘上了是吧?在外你是王妃,在这屋里,只论姐妹。再不来,我们三个就分了啊” 既是说笑,也是台阶,猫儿见好就收,嘿嘿一笑跑上前去,伸手护住了盘子,“我吃!给我留些!” “嘻嘻~” “哈哈哈” “咯咯咯jiejie和蔡jiejie不怄气了呀?” 最见不得家人闹别扭的玉侬开心的直拍手。 可蔡和猫儿却齐齐扭头看了过来,异口同声道:“我们何时怄气了?我俩情同姐妹!” 七月初一,身在河北沧州府的秦胜武收到一封信。 信来自表姐,信中除了嘘寒问暖的关切外,隐晦的提起了折家女儿一事。 或许是因为在秦胜文那边受到了挫折,猫儿在信中写的非常小心,一再说明自己觉着折燕儿品性不错,若表弟已心有所属,只当自己没提过。 秦胜武不知爹娘和兄长怎看待此事,但他看了信只觉有些心酸.替表姐心酸。 如今赵家一族、秦家一家都赖表姐夫妇顾应,才有机会走向了一条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人生、有了见识世间壮阔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