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巨大收获(求订阅)  (第3/3页)
    仅仅是在宋元时代的绘画中,就有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和元代因陀罗的《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
    以上这些文物,所获得的异能量,差点没让空间撑爆。    周济民欣喜的同时,心中对小日子的恨意,更甚了。    如此多的国宝遗落海外,而在当年,八年抗战期间,小日子到底掳走了我们多少件珍贵宝物,简直无法估算。    更别说当年的这个仇了。    想到这里,他目光突然幽幽看向天空。    听说小日子这边有三大神社、神宫之类的玩意儿,要不要把它们给毁了呢?    比如说热田神宫这个地方,就供奉着小日三大国宝,也就是所谓的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以及八迟镜。    按照小日子的说法,这都是天照大神授予所谓的“天孙”——“琼琼杵尊”的宝物,并且让日本的天皇代代继承下去。    但其实,稍微了解咱们国家秦汉历史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一把宝剑、一面镜子、一方玉玺——这不就是咱们国家从战国到汉代最典型的天子标配么?    或许周济民应该去热田神宫把这三件玩意儿给拿走,肯定可以让小日子跳脚的吧?    思索间,他没注意到一条红外线,导致他在取北宋年间禅宗高僧圜悟克勤的书法作品——《印可状》时,触发了警报。    刺耳的报警器响彻耳边,让周济民稍微懊恼了一下。    干活的时候,就不应该走神。    懊恼地自语了一下,旋即他很快收起《印可状》这一份佛家毕业证书,然后一路莽了过去。    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那么就没必要小心翼翼了。    大部分内地的顶级文物都收走了,还剩下有价值的文物,那就浪费一些异能量好了。    很快,整个博物馆内的巡逻队,全都往事发地点所在的场馆跑了过来。    等他们来到之后,却只是看到空空如也的一幕,文物已经不翼而飞了。    从国立博物馆离开之后,周济民毫不犹豫地前往热田神宫,把那三件神器给拿走了。    还别说,他以为这三件神器只是小日子自我吹嘘的破烂儿,没想到,里面蕴藏的异能量也不少啊。    算是意外之喜!    随即他还辗转多地,分别前往大坂藤田美术馆喝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把这些地方的内地国宝,也全都带走了。    藤田美术馆和龙光院这两个地方,最出名的就是那个天目茶盏。    这下,周济民可算是把四件仅存于世的茶盏都分别收入囊中了。    不过,那个什么神社之类的,他并没有去毁掉。    因为暂时没这个必要,而且要毁掉的话,也应该找一个替死鬼。    断不能让别人察觉这是内地这边干的,要不然,多冤枉啊?    何况,就算毁掉,人家小日子还可以重建,可能建一个更好的,那不是更添堵吗?    所以,要玩就玩大一点,而不是搞这些小动作。    神社内,周济民调整了一下墙壁,把空间里面的那些铀矿废渣,全都倾倒在墙壁内侧。    然后抹上水泥灰,尽量完全恢复原本的样子。    “唔,这份大礼,也不知道小日子们喜不喜欢呢?不过就算再不喜欢也没用,整个神社内外,全都是废渣…….”    自语了一句,他想了想,在凌晨五点多的时候,又潜伏去了其他几个高官经常去的地方,把剩下的废渣全埋了。    “下次有废渣再来,好好享受哦。”    瞅了瞅远方的天空,一抹鱼肚白悄然出现,周济民这才结束了这趟行程。    除了异能量和文物的收获,铀矿废渣、核燃料棒的废料,该如何处理,他已经有方向了。    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那个神社呢,就是不知道小日子高官,能享受多久呢?    在他离开之后,整个小日子的好几处文物馆都乱套了,警视厅的人也从美梦中惊醒,全都被电话轰炸,喊去处理这些突发情况了。    凌乱中,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降临了。    同时一起降临的还有一个三级地震,不算很大,只是轻微的晃动感觉而已。    很多小日子对此没什么感觉,因为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这个地震,却把更多的小日子给喊醒了。    于是,不少人都起床来到屋外,等地震过后打开了电视机。    却看到了紧急播放的却不是刚才的地震,而是博物馆被盗桉。    毕竟,在小日子这边,地震不是新闻,不地震才是新闻。    而众多国宝级文物被盗事件,这显然才是大新闻啊。    于是,一大早,这件事就成为了头版头条了。    并且,因为地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市民注意到了文物被盗的新闻。    记者们最是兴奋,因为不仅仅只是静嘉堂被人洗劫一空,连国立博物馆等好几个文物馆,都被人搬空了。    奇耻大辱!    只不过,记者们还是工作为先,率先报道了这起骇人听闻的大事件。    一个上午过去了,除了最先报道的电视台,很多保证也纷纷报道了几大文物馆被盗的新闻,并且更加的详细。    随即,大坂、名古屋等其他几个地方,也陆续传来消息,龙光院、热田神宫等都被盗了。    嗡!    整个小日子国内,顿时掀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热田神宫里面供奉的可是他们国家的神器啊。    不少激进派更是差点暴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