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平宫  (第2/2页)
规模不小,占地足有三四十亩,在十里八乡也是颇有名气的大道观,香火鼎盛。    “清虚师弟。”    “清虚师弟,你回来了。”    守门的两位迎客道人,见得采药归来的张耀,纷纷开口打招呼。    “清朗师兄、清照师兄。”    张耀稽首一礼,寒暄了两句之后,便进了清平宫内。    斑驳老旧的红墙上,墙皮脱落了不少,青砖缝隙遍布苔藓,处处显露出这座道观的年头已久。    清平宫创立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承了四代人,现如今宫内的真人、道士、道童加起来,足有四五十人。    张耀进入宫门后,轻车熟路的穿行过一处处殿阁,来到了丹鼎殿中。    “回来了?”    殿内的一位道人,身着黑色道袍,头戴莲花冠,正在借着烛光阅读一本典籍,闻声瞥了张耀一眼:    “把背篓放下吧,清洗和炮制稍后再做,先去用膳。”    “是,师父。”    张耀恭敬一礼,将背篓放在殿内角落,便转身匆匆离去。    等他来到膳堂,天色已然将近昏黑,膳堂内孤零零的没几个人了,好在还剩下一些饭食,不至于是冰锅冷灶。    今天的饭食,是普通的白水面条和咸菜,没有多少油水,张耀很快就干完了一碗,又去捞了一碗。    “清虚师兄!”    他刚刚在长桌前坐下,一个年纪稍小的道童,便凑了过来,一脸兴奋道:    “你听说了吗?观元真人要还俗了,都管真人的位置很快就空出来了!”
    “这我当然知道。”    张耀眉毛一挑,随口道:    “可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咱们就是普通的小道童,尚未受箓,这事轮不到我们cao心。”    “怎么能说没关系呢?”    小道童不以为然,压低声音道:    “要是咱们师父,能选上都管真人,咱们不也是水涨船高?”    清平宫的规模,比不上那些数百人的大道观,内部的职权分配没有“三都五主十八头”那么复杂,但同样是等阶森严。    宫主之下,便是都管、都讲两位真人地位最高,其次才是四殿的掌殿真人。    他们几个小道童,都隶属于丹鼎殿,名义上是如今掌殿真人“观庐”的弟子,若是观庐真人能高升,他们似乎也能获利。    “你想多了。”    张耀一眼看穿了他的幼稚想法,摇摇头道:    “咱们只是师父的记名弟子,可不是入室弟子。”    “师父就算真的当上了都管真人,我们还是隶属于丹鼎殿,到时候师父就换成新的掌殿真人了。”    “啊?”    小道童闻言,脸色顿时跨了下来:    “是这样啊……我还以为,能跟着师父一块去守藏阁,脱离丹鼎殿这个苦差事呢。”    清平宫中不养闲人,哪怕是小道童,也有明确的职责划分。    他们这些丹鼎殿的童子,平日要经常入山采药,还要负责药材的炮制、存储、维护,是一份辛苦活。    毕竟对外出售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灵丹,可是清平宫的一项重要财源,马虎不得,他们稍有懈怠便会招来训斥、惩戒。    清平宫的三阁四殿之中,最辛苦的就是丹鼎殿和庶务殿的童子、道人了。    “你想脱离丹鼎殿?”    张耀吸了一口面条,瞥了他一眼,含混不清道:    “我劝你还是早点熄了这心思吧,难度太大了。”    和他同龄的几个道童,都抱怨过丹鼎殿的差事辛苦,但张耀倒是没觉得什么。    山下的世道很乱,天灾人祸频发,很多老百姓都被逼的活不下去,卖儿卖女,甚至是活活饿死。    他们在清平宫内当道童,没有性命之忧,能干活吃饱饭、还有机会练一练养生的功夫,已经非常不错了,山下不知多少人做梦都求不来这样的生活。    “哎……”    小道童叹了口气,愁眉苦脸:    “那真希望早点长大、受箓,就能呆在宫内炼制丹药,不用辛苦奔波了。”    张耀笑了笑,吃完了碗里的面,起身道:    “长大了,其实也未必就是件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